三都:项目建设助推经济蓬勃发展

19.10.2015  14:00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19日电 三都县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龙头来谋划、来落实,在全县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金秋十月,水乡大地,在贵州三都湘企物资购销中心、香港名都、亿丰国际商贸城、万户水寨、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正在紧张地加快施工进度,项目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一组组崭新的数字描绘出新的蓝图:2015年三都县实施项目建设“双百会战”计划推进184个重点项目,年度投资目标76.7亿元,“双百会战”期间投资目标37.3亿元。其中:列入省、州重点项目及州“百日会战”重点项目99个,总投资180.3亿元,年度投资目标61亿元,“双百会战”投资目标29.5亿元。截至目前,列入省州99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1至9月总到位资金46.3亿元,总完成投资41.5亿元,同比增长43.8%,环比增长5.6%。

    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州的坚强领导下,三都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州委、州政府“一圈两翼”发展格局,立足水族文化的唯一性、垄断性,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中国水族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立足全面小康,盯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三大主题”,抓住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这个关键,为三都经济社会后发快进、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加快全面小康进程,三都县提出了“1234567”发展思路,围绕文化旅游生态经济立县、工业商贸现代农业富县、教育卫生科技创新强县三个定位,坚持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积极探索创新,真抓实干,努力走出一条切合三都实际的“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后发快进新路子。

    树立“项目建设第一能力”的理念。三都县委书记梁嘉庚说: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引进一笔资金就能增加一笔投入,盘活一批存量;引进一个项目,就能联合一批企业,催生一个产业。三都县紧盯目标不放,狠抓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加快推进贵州湘企三都物资购销中心、香港名都城市综合体项目、普安高铁新城项目、麻光新区五星级酒店及商住小区配套项目、中西医(三甲级)医院综合项目、水族圣山、百里水寨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走进工地,放眼展望,随处可以看到处处红旗招展,道路纵横交错、车间机声隆隆……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大项目之花次第开放。

    栽上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位于三都县城南面约3公里的贵州湘企三都物资供销中心,该项目从招引到落地建设,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现已呈现出喜人轮廓。该中心作为贵州省湖南商会72个行业分会、各行业商贸城物资集结运营的供销中心,着力打造成为贵州省物资购销中心的品牌项目,并积极引进外商企业及国内外品牌厂商落户三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地处三都县城北出口的亿丰国际商贸城项目,是三都县引资上亿集团分公司三都县亿丰润洲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是三都县首个集家居建材、五金机电、汽摩配、IT电脑、小商品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家居建材五金机电汽摩配采交易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创税收1.5亿元,增加2500个就业岗位,促进三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拉动三都商业繁荣。

    项目建设无处不在,全县各地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本地区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最南部的九阡镇,围绕“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品牌、四个定位、五个构建”的思路,着力打造一个“旅游兴、城镇活、工业强、农业稳”的新型产业园区。走进九阡镇,小城镇建设新貌令人耳目一新,该镇小城镇建设以九阡酒、九阡李、白茶、核桃、林下养殖等生态农业产业化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打造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宜居、宜商、宜游的新型小城镇。按照发展规划,九阡新区规划总面积1000亩,力争到2018年城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达2.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60%以上。

    毗邻九阡的周覃镇,按照县城次中心、以10万人规模来规划建设周覃新区,该镇1995年列入全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2002年列为全省100个试点中心镇,2012年又被列入省100个示范小城镇。目前,该镇“一轴三线”的城镇网络基本格局已成雏形;同时,该镇廷牌、恒丰两个社区,近年来借助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大力开发城镇建设,成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周覃农业亮点纷呈,初步形成了以威龙大坝供港粤蔬菜为核心,廷牌社区发展早熟蔬菜为重点,恒丰社区发展水产业为创新区的产业布局。今年初,周覃镇供港粤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列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主要从事供港粤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种植。

    作为“水族马尾绣艺术品之乡”的中和镇,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强镇的目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公路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三都最大工业企业——贵州三都润基水泥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该公司2014年工业总产值29938.68万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与此同时,中和镇立足自身优势,紧盯农村全面小康,积极推进以开发马尾绣为主的民族产业项目。目前,镇内已注册微型企业15家,注册资金430余万元,企业成活率100%。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地处珠江上游,风光旖旎,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民族文化璀璨,民俗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一颗璀璨的五彩明珠镶嵌在贵州南部旅游精品线上。抢抓高铁时代机遇,依托秀美的山水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神秘水乡·秀秀三都”文化品牌,在项目建设上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尧人圣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姑鲁圣诞崖景区、卯文化风情园等景区实施逐步健全完善,新增百里水寨、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万户水寨、姑鲁风情水寨、高平乡村旅游等一批景区景点,新增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3亿余元。

    通过旅游项目建设这个载体,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得到了强力推荐,成功打造了《远古走来的贵族》《水歌大地》《水家人》等民族风情歌舞,苗族舞蹈《跺月亮》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多彩贵州原生态舞蹈大赛金黔奖;成功举办水族开端大典、卯节、中国山地生态葡萄文化旅游节、百家媒体进三都等系列活动。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坚持与国家重点战略决策和政策相结合、与省主体功能区和州“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两高”经济带及左右江革命老区规划相结合,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争取更多、更大的项目列入中央、省、州规划盘子。超前谋划项目建设,综合采取外引、上争、内合的办法,确保明年第一季度,全县新开工建设项目100个。此外,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及“神秘水乡·秀秀三都”品牌的打造,在全县启动了“4+1”行动(即改厕、改圈、改灶、改电和农村清洁工程)。目前,全县改厕完工23410座,改圈完工8034个,今年底完成全县农村改厕改圈工作,改电和改灶工作正在启动实施,力争2017年底完成。“4+1”行动将有力改善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提升“神秘水乡·秀秀三都”旅游品牌,加快融入黔南州“一圈两翼”发展格局。

    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以实施“投资拉动”工程和项目建设“双百会战”为抓手,全力营造谋招商、抓项目、扩投资、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今年1至9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97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62亿元,同比增长92.4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12亿元,同比增长2.41%;旅游总收入完成26.51亿元,同比增长50.7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3亿元,同比增长3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90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5086元,同比分别增长17.5%和28.9%,全县各项事业犹如猛烈的动车,正驶入县域经济发展快车道。(张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