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学生下学期将告别板房教室

14.06.2014  18:11

               

    去年10月中旬,本报以《拆迁遇困难,千余学生板房上课》为题,报道了水城县四小学生家长声称的该校“板房学校”一事。该报道见报后,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赵克志指示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市委书记李再勇作出批示: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全力解决好学校实际困难,给学生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之后,六盘水市县两级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进该校改扩建工程的开展。日前,记者来到该校的项目工地上看到,新建的主体教学楼和综合楼已经封顶,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8月20日交付使用。

        乌蒙新报记者  彭忠林

        6月10日上午,在水城县四小的校园内,一阵急促的下课铃声敲响后,该校副校长孔维兴走出办公室,站在二楼的过道上来回地观望着对面正在施工的新教学楼,脸上不时露出一丝笑容,“这半年多来,虽说有些辛苦,但能够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再苦也值!”

        在工地上,工人们正忙着搅拌混凝土、背砖、电焊、截钢筋……一派繁忙的景象。

        据介绍,多年来,由于水城县四小的学生多,现有的教室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在全校42个班级中,多个班级出现了“大班额”的情况。对此,校方也呼吁扩建。2009年,随着校内有两幢本身就不大的教学楼成了危房后,学生全挤到了另外两幢教学楼内,使得学校更加人满为患。

        得知这一情况后,2009年,六盘水市政府经与水矿集团太阳石房开公司协商,该公司自愿拿出紧临学校的棚户区内2150平方米的土地,并承诺无偿安置棚户区里的拆迁户,将土地让给学校作为校园扩建。

        但由于拆迁问题谈不拢,学校的扩建工程一直没有得到实施。为了缓解大班额、解决学生就读难问题,2011年,水城县拨款30余万元,在学校操场上搭起了16间活动板房为1200名学生当起了教室。

        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冬冷夏热的板房里上课,一些家长很不高兴,多次到学校反映,还称其学校为“板房学校”之类的,“但反映归反映,学校也实在没有办法!”孔维兴说。

        2013年10月中旬,本报以《拆迁遇困难,上千学生板房里上课》为题大篇幅作了报道,这也引起了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责令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一定要落实好此事。

        2013年12月19日,省委书记赵克志指示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采取措施,一定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之后,市委书记李再勇也作出批示:要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解决好今冬学生上课取暖问题,全力解决好学校的实际困难。限期做好学校新建工作,给学生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

        对此,市委秘书长张志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批示,在水城县四小主持召开了该校改扩建工作紧急会议;水城县政府、钟山区政府也相继召开了学校改扩建工程的实施会议和拆迁安置工作会议。之后,市、县(区)两级国土、教育、规划等相关部门也纷纷到现场落实和协调相关工作。

        孔维兴说,此次改扩建工程共新建一栋教学楼和一栋综合楼,教学楼共六层,1至4层为教室,5楼为多功能教室,6楼为教师的办公区。而另一栋综合楼共四层,1楼为餐厅,2楼为健身室,3楼为图书阅览室,4楼为阶梯教室。“这次学校的改扩建工程,全校可以从原来的42个班级增至到60个班级,既缓解了该校的‘大班额’现状,又为学生改变在板房上课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告别了没有健身室、舞蹈室、阅览室的历史。”孔维兴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这次改扩建工程中,原先的两栋老教学楼也要统一装修,并在操场上新建两个篮球场和一条50米跑道,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上有跑的、有玩的,强健体魄,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