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老板当菜农
6月13日,宅吉乡堡新村塘坎组蔬菜基地,阳光下,品种多样的蔬菜鲜嫩欲滴。基地负责人方伦崔正在菜地里查看蔬菜长势,指导村民施农家肥。
一年前的方伦崔还是在白云区做蔬菜批发生意,一年收入至少10万元的小老板。现在,他却回到了离开20多年的家乡创业。就在不久前,他曾经的合作伙伴还打来电话,请他回去,却被他婉拒。
已经走出去过上了好日子,为何又折回来,当起菜农?亲人不解的背后,方伦崔有自己的想法。去年,他因母亲去世回乡,村里还有一些乡亲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维持基本生计。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久后,便萌生了回乡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念头。
怎么带,如何帮,正当方伦崔思考如何带领乡亲们致富时,乡里的精准帮扶计划让其眼前一亮。
“计划以堡新村李家寨、塘坎组等为核心,按照示范引领、集中规划为导向,以村集体+基地+农户的模式,集中打造100余亩富硒有机蔬菜基地。”宅吉乡相关负责人说,宅吉乡以产业为基础,因地制宜,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到当地发展中来,切实增强当地的“造血”功能,确保做到精准、高效、持久地消除贫困。
“利用自身销售资源,按照乡里的思路种植无公害有机蔬菜,不仅能带动乡亲致富,而且能形成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乡里的发展规划让方伦崔看准了发展机遇,也坚定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今年3月,他回乡流转了50余亩土地,开始种植蔬菜。在方伦崔的带领下,30余户村民也开始种植蔬菜,种植面积达100余亩。
“我流转了3亩多地给他,自己还有1亩多。土地流转有收入,种出来的东西他还包收购。”村民付孟能边说边算了一笔账,以前种玉米,一亩地也就千把块钱的收入。现在种蔬菜,种子是方伦崔的,自己就出点劳力,一年能种3季蔬菜,大概每亩就能增收5000多块钱。
“昨天第一批1000斤四季豆发往贵阳了,今天下午已经基本卖完,初步计算盈利1000元。”方伦崔说,这种施农家肥的蔬菜在城里很畅销。下一步,他计划以土地流转形式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种植规模至200亩以上,实现年产值200万元以上。此外,大伙还准备按照农旅游一体化思路,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开办农家乐,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本报通讯员 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