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 长顺探索“双保险”脱贫新模式

08.01.2016  13:01

               

新华网贵阳1月7日电(通讯员 白国伟)“今年依托我们新建的龙头企业可以脱贫400余人、教育扶持脱贫265余人……”长顺县白云山镇党委书记刘二洲向笔者说着2016年的脱贫计划人数。

        白云山镇地处长顺北部,全镇贫困人口有1120户3873人,占总人口的30.1%。2015年以来,白云山镇大力推进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脱贫攻坚新模式,以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按股分配实行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探索出一条长效的脱贫新路子。

        旦家香酥鸭是白云山镇2015年引进的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菜鸭产品的企业,作为当地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产业,每天需求量达1万只。白云山镇紧紧抓住该企业活鸭的需求量,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在全镇大力推动养鸭合作社发展。目前,已在思京村、凉水村建立养鸭合作社2个涉及农户50余人。

        “我们在旦家香酥鸭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盖起了我们村的第一个养鸭大棚。”思京村村支书雷尊奎一边打理着大棚一边告诉笔者。“在这个大棚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以贫困户为主的养鸭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纳了8户贫困户,大大拓宽了贫困户的发展道路。”

        “我们大棚,在下个星期就要进场第一批3000只菜鸭,到年底每个贫困户可以分到5000元的红利。”参加合作社的贫困户罗普桥高兴地说道。“我们参加这样的合作社用不着自己掏钱修建道路、大棚等基础设施,同时,还扩大了合作社的规模。依靠这样的一个龙头企业,我们降低了脱贫路上的风险,还有稳定的销售市场。”

        “没有龙头企业作为扶贫产业火车头,产业扶贫的根基就不牢固。”刘二洲介绍说,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白云山镇将产业化扶贫与扶贫到户政策有机结合,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为2016年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不仅拓宽了贫困人口的就业面,还帮助贫困村寨和贫困户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走规模化、产业化的扶贫道路。今年,旦家香酥鸭这个龙头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后,将覆盖贫困户50余户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