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毅中:适应新常态 转型需“任性”
过去一年,我国工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新常态下工业发展将呈现哪些特点?1月5日,中国经济网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
问:从目前的形势看,工业增加值完成全年9.5%的预期目标似乎已经十分困难。您如何评价2014年的工业形势?
答: 2013年年底定下的工业增加值增幅目标为9.5%。这个目标是根据中央对2014年GDP增幅目标设计和2013年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确定的,可以说是有根据的,实事求是的。2014年10月和11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7.7%和7.2%,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为8.3%。我们判断8.3%的增速还处在一个合理区间,支撑了GDP约7.4%的增幅。同时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如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了7.44%,高技术制造业增幅达到12.2%,信息消费总量增加了25%等。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继续呈现下行趋势,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下降表现更为明显,10月份利润负增长2.1%,11月更下降了4.2%。生产者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33个月负增长。
问:请您对2015年的工业形势作展望
答:工业增加值增幅与GDP增幅的相对应关系与国民经济一二三产构成比例有关。据测算,在“十五”、“十一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和GDP增幅比例大概在1.3至1.4;随着二三产比例结构的变化,现在比例关系大概到了1.15左右。用工业8%的增长支撑GDP7%的增幅是可能的。今年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上,这才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
首先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要并存。不能单单依靠增量的扩张,更要重视存量的调整。要通过质量品牌、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等加大传统产业的改造,达到对存量的改造调整和优化提升。
第二,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前提是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因此要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行业共性技术攻关放在突出的位置,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
第三,要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制造业的服务化是重要的战略取向。制造业的产业链比较长,它可以向下游延伸,围绕主导产品发展售后服务、增值服务,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同时向上游延伸,搞研发、咨询、工业设计、软件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构建社会的服务平台。
第四,信息产业要抓好自身发展。如宽带中国战略和4G网络建设,扩大覆盖面,提高效率;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加强自主可控软硬件研制,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等。
问:2014年经济学界最热的词莫过于“新常态”,我国工业经济的新常态是什么?
答:我国工业经济的新常态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工业增加值增速处在“换挡期”。从2008年到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12.9%、11%、15.7%、13.9%、10%、9.7%,如果画出坐标轴来,呈现出一条逐渐趋缓、缓中趋稳的曲线。2014年前11个月的增速进一步减缓至8.3%,但仍然是中高速增长。
二是工业处在调结构的“过渡期”。投资增幅已经下降,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19.3%,比“十一五”平均年增幅降了6个百分点。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是15.8%,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幅13%,同比回落4.9个百分点,这就是一个调整结构的过程。2014年我国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40.1%,比前两年的42.1%略有下降,而美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化前后,技术改造占工业投资69%,我们仍需加大力度。另一个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随着技术标准的提高,“十三五”时期还会提出相应的指标,同时还要着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三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里提到一个指标:工业增加值率。分子是工业增加值,分母是同期营业收入,这两个数相除得出一个比例,我国“十一五”期间大概是25.6%,近两年下降为不足23%,而发达国家是35%到40%,相差了10多个百分点。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减少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和中间费用,提质增效的任务紧迫而繁重。
四是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存在差异化发展。每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同,每个行业的市场状况不同,工业增加值增幅不同;企业也有盈有亏,有涨有落,有喜有忧,这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要用平常心看待市场经济下调整结构的差异化。
问:“工业4.0”的概念在2014年非常火爆,也引发了诸多讨论,您认为“工业4.0”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答:2013年德国提出的工业4.0新战略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化,包含3个含义:第一,用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把制造业的物理设备单元和传感器、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等都连接组合起来,使物理设备具有研发、设计、精准控制的“智能”;第二,这个系统实现了人和人、人和机器、机器与机器、制造与服务之间的互联,实现了智能制造;第三,用户全过程全流程的参与,不仅带来丰富的市场信息,而且衍生了“个人定制”、“众包设计”等新业态,引起了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变革。
我国的国情是,我们有世界最先进的行业和领域,也有不少落后产能甚至完全依靠人工原始作业的小矿山、小作坊。我们在谋划工业4.0的同时,主要在全力打造工业3.0,甚至不得不去补工业2.0的课。据悉,现在工信部、工程院正在研究制定《中国制造2025》,实质就是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把信息技术嵌入到产品制造中去,提升产品附加值;用信息技术改进流程工艺,使生产线智能化、数字化;利用大数据和仿真模拟实现全数字化设计,提高研发设计效率质量;进而把智能化由制造业扩展到能源、交通、物流、商贸、基础设施等领域,提升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我们的目标是2025年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到2045年中国制造业进入世界制造业第一方阵,这个方阵包括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敬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