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持续退化 土层厚度较开垦初下降60-70厘米

24.06.2015  15:39

央广网哈尔滨6月24日消息(记者满朝旭)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农业部今天在哈尔滨召开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推进落实会,以此来有效缓解东北黑土区的退化趋势。

黑土是世界公认的肥沃土壤,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全球黑土区域目前有3处,分别在乌克兰、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和我国东北地区。据监测,我国东北黑土的有机制由开垦之初的3%-6%,下降到目前的2%-3%,黑土表层平均每年流失0.3-1厘米,一部分耕地的黑土层厚度由开垦之初的80-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40-50厘米,部分地区甚至下降到20-30厘米。专家已发出警告,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宝贵的黑土地资源将不复存在。

东北黑土区目前是103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到4.8亿亩左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会议分析认为,目前东北黑土地的退化势头仍在持续,除了自然因素外,还存在保护意识不强、顺坡种植水土流失较严重、种植制度不合理、农田基础设施较差等问题。接下来,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控制黑土流失、增加有机质的含量、保水保肥和黑地养育措施等,力争2020年使试点项目区的耕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耕作层的厚度提高10厘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