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高新区仿上海自贸区启动42项改革

07.08.2014  10:20

      日前,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实施方案(送审稿)》,将借鉴中国(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于今年在东湖高新区518平方公里(含东湖综保区)范围内启动42项具体事项的先行先试。
    按照《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实施方案(送审稿)》,东湖高新计划经过1-2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创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为湖北武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先行先试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在东湖高新区开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行政体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服务业扩大开放、完善税收政策等七大任务,结合高新区实际,从行政审批与服务、科技创新、科技金融、扩大开放四个方面着手,拟实施12类改革举措。其中,东湖高新区主要承担行政管理、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等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东湖综保区具体承担贸易便利化和相关行业准入的改革和先行先试。
      根据该方案,东湖高新区今年将先期启动四个方面、12类改革举措中的42项具体工作。其中包括:工商登记实施“先照后证”,缩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范围;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联办”;建立抽查和责任追溯制度,落实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黑名单”制度等;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在城管、市政、绿化等多个领域实现统一执法;实施海外公民证、海外华裔证和外籍高端人才绿卡制度,适当放宽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家属签证、居留许可证有效期限;建设武汉人才创新创业超市等。
      大口径厚壁无缝紫铜管的试制成功,拓宽了3.6万吨黑色金属挤压机的产品范围,开创了大口径厚壁无缝铜管的挤压生产先例,将推动真空熔炼结晶器用铜管坯制造步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