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一切”在心上

21.10.2014  12:42

两个一切”在心上

——安顺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综述

    68年前,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同志,在遇难前一天留下的“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成为他革命一生的写照。

    68年后,在他的故乡安顺,96956名党员心怀“两个一切”(一切要为人民打算,一切要为小康苦干),继承王若飞前辈的遗志,为建设好这片家园只争朝夕。

    自1月27日安顺市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以来,全市上下历经10个月的洗礼,4361个参加活动的单位同心同德、忠实务实,交出了一份新风答卷。

     好干部:群众中来 群众中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黄果树瀑布流淌着千古文明,也涤荡着瀑乡人的心地。为人民打算不是一句空话,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生动实践。

    被岩腊乡松林村村民称为“水书记”的王峰、被十字乡麦翁村村民称为“买菜书记”的杨国辉、被齐伯村村民称为“财神书记”的段应安……这些“别号”后面,是认可、是期待。

    在猫营镇黄土村右卯组立军令状的吴晓敏、带着花江镇莲花村村民出去考察的程明芳、带村民进城治病的朱势军……这一举一动的后面,是表态、是答题。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第一书记”。

    市委在活动中,把方便服务群众作为最大的实践,实施“四千工程”,把全市1794个行政村合并为1007个,选派1007名市县机关单位一把手到村挂任“第一书记”,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第一书记”们深入村寨召开调研座谈会8228次,协调资金2亿多元,建设基础设施1038个,培养带富能人2034人,培育致富产业项目731个。

    这一年的好人好事很多,而好人好事又何止这一年。黔中大地上,若飞精神一直在传承,好干部的故事一直在流传。

    格凸河畔:被群众亲切称为“贝陇”(布依语兄弟姊妹之意)书记的王俐,用13年的青春韶华,以一副娇弱的身板和一颗坚强的心,带领当地群众,在山高坡陡的火花乡,开辟了脱贫致富的路径。

    西秀塔下:摘掉穷村空壳帽、还要立志和村民一起建安顺“华西村”的双堡镇大坝村支书陈大兴,致富有思路,带动有魄力,解贫有办法,发展有创新。用他满头的花发,换来整村人的早日小康。

    山里江南:扎根齐伯镇从事社会事务工作19年的李勇,把办公室当家、把“”安在办公室。他记不清贴了多少钱给贫困群众看病、买药、付车费、学生生活费,但乡亲们都记得他这个人,他那份情。

    边远的简嘎:24年一直坚守在派出所的彭华,患上胃病和严重的高血压,每次出警都带着药瓶,他说:不能因为自己的病耽误办案。

    大山深处:两根扁担挑起一座学校的杨昌荣,40年前带领村民在大营乡金龙村创办小打表小学,并在学校任教至今,独子离世后,仍然和妻子坚守着学校和那群孩子。

    他们不图啥,一切都只为这一方山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