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生态支书” 和他们的“绿色小康路”

26.06.2014  13:31

               

      在大方县文阁乡相连的海坝村和中寨村,有两个别具特色的“生态村支书”——张勇和郑世学,他们利用文阁乡森林植被良好的自然资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态致富路”。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海坝村支书张勇和郑世学不光是优秀村干部,同样是激情饱满的创业者,他们有着相同的性格特质:头脑灵活,精力充沛,敢想敢干。

  2009年,张勇找到了在海南种香蕉有不错经济收入的中寨村村民张光勋和张能孝,商讨回乡创业,试种天麻,这一想法得到了张光勋和张能孝的支持。“坐山吃山还靠山,发展不必去海边。”张光勋说,利用老家森林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他们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并于2010年成立了顺丰专业合作社,成了天麻种植的产业“龙头”。带动580户贫困农户种植天麻,覆盖人口3000余人,经济收入达到1991万元。成立合作社至今,光每年发出去的工人工资就是100多万元。

  自己富了以后,郑世学又带领村民彻夜奋战,打算解决中寨村的一个多年“顽疾”——中寨到鼠场丫口5公里的通村路。“路通了,人的心就更通了,到时候,村里的土特产将大幅度增值,人流、物流、信息流将得到扩充和提升,再利用中寨村丰富的资源,打造一个中药材药园基地。”郑世学说,5公里的通村公路预计于今年8月底完工。

  3个月前,在张勇和郑世学的带动和帮助下,张光勋和张能孝的专业合作社再结硕果——耀农专业合作社成立,种植天麻10000多亩,将产生5000多万元的收入。

  除了发展专业合作社外,张勇和郑世学还找到了一条发展的新路子,投资500万元,建立本地牛养殖场,目前,草场培植已经完工。“我们要养的是本地牛,优势很大,利用我们本地的生态优势,它们吃的是中草约,喝的是矿泉水,长的是健美肉,整个是营养价值超级丰富的生态牛,市场前景很大。不光带领乡亲们就业,也充实他们的钱包,更多的是,带动他们观念和思维模式的改变,最终走上小康路。”郑世学笑着说。

  另一位村支书张勇更有一门绝活,可以把所有的工作编成顺口溜,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对于他们的生态绿色小康发展路,他这样写道:“党谱好政策,文阁写新篇,“生态”为中心,群众现欢颜。”每次写好后,他总是憨厚朴实的大笑好一阵子,对他和郑世学来说,创造农村新生活,是最大的价值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