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轨交巨头抢滩贵阳拉动千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图为中国南车展区,一位小观众被精美的地铁模型吸引。 本报记者周元杰 摄
■核心提示
昨日,第九届中国(贵州)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首届中国贵阳·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应用博览会拉开序幕。这一盛会吸引300余家企业参展。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稳步推进,贵阳凸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两大轨道交通巨头——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同时亮相“制博会”在意料之中。他们的展位相距不足5米,近乎“面对面”,彰显了他们在贵阳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态势。
不过,这一次,他们之间的硝烟味却没有那么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两大巨头代表的表态几乎没有“刺刀见红”的口气。
中国南车的代表浦镇公司宣布,正与贵阳本地企业共同组建贵州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有望通过合资合作、平移先进制造技术等方式,在贵阳打造一个集车辆制造和维修一体化的基地。中国北车的代表北京二七则说,将避免与浦镇公司形成同质化竞争,将产品主导方向,放在地铁线路的后期维修服务方面。
当然,对于贵州、贵阳来说,他们希望借助轨道交通建设,借助“巨头”的力量,助力整车制造及配套产业的加速崛起。
意料之中的“竞争”
在国内轨道交通市场上,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一直是竞争对手。制博会是贵阳装备制造业的盛会,是贵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面对巨大的贵阳轨道交通市场,这两大巨头会否同时参展、会否面对面竞争备受关注。
根据规划,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4条线路组成,总长度约140公里,2030年形成全部线网。其中,仅2017年将投入试运行的1号线全长34.3公里,总投资193.7亿元,截至6月25日,已累计完成投资88亿元。按照人民币现有购买力计算,可以预见在未来16年间,贵阳总长度139.3公里的轨道交通总投资将达到900多亿元。
市场的力量是巨大的。今年,中国南车、北车两大巨头均派出代表参加制博会,以视对贵阳轨道交通市场的高度重视。其中,中国南车派出浦镇公司参展,中国北车则由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展位相距不足5米,近乎“面对面”,似乎彰显了他们在贵阳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态势。
要知道,去年,隶属中国北车的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在制博会上的展位面积超过100平方米,而中国南车旗下的子公司并未现身。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黄振晖曾宣布,该公司已和六盘水市合作,投资20亿元,拟建一期13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并且全部规划设计已完成,预计不久后将动工建设。
意料之外的“和谐”
尽管展位“面对面”,但两大巨头之间的硝烟味却没有意料之中的浓烈。
100平方米VS不到10平方米,这是一座房子和一个房间的对比,也是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在本届制博会上的展位面积。如此大的悬殊,瞬间将彼此间的硝烟味冲淡了很多。两大巨头代表的表态则进一步印证了他们之间的“和谐”。
浦镇公司副总经理郭新说,去年底,中国南车与贵州省经信委、贵阳市签署了《贵州省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框架合作协议》。目前,浦镇公司正在与贵阳本地企业共同组建贵州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希望通过合资合作、平移先进制造技术等方式,在贵阳打造一个集车辆制造和维修一体化的基地,“此次企业高调亮相制博会,就是要让更多的贵州人了解中国南车的动车产品,为企业进军贵阳轨交市场造势。”
北京二七销售部副部长李永捷则表示,根据以往经验,中国南车已与贵州、贵阳签订三方框架协议,我们不会与其进行同质化竞争,“但我们可以做地铁线路的后期维修服务。这也是我们此次参加制博会主要的目的。”
北京二七的做法也得到浦镇公司的认同。郭新说,中国南车虽然可以在动车车辆上实现99%的零部件自产,但是在整个线路上只能实现50%左右的产品配套,因此在打造产业链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引进其他的企业进行产业配套,“在做大做强贵阳蛋糕的过程中,中国南车、北车之间既可以是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
贵阳的打算
两大“巨头”的“抢滩”,让人看到了贵阳的潜力,也将为贵阳加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说,贵阳市希望借助轨道交通建设,借助“巨头”的力量,助力整车制造及配套产业的加速崛起。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依托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这一平台,我们正在加强与中关村丰台园、昌平园、海淀园等园区的合作,加快突破整车关键零部件、通信与信号、安全保障与运营服务等关键技术,并通过龙头带动效应,重点引进电力机车、电机厂、交控科技等相关配套企业,力争早日形成千亿级的轨道交通制造产业集群。”
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契合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抢滩”贵阳的目的。
作为“三线”基地,贵州、贵阳在铁路专用设备、配件制造方面,已具备生产机车重大锻铸配件、机电设备等产品,以及完善轨道交通车辆、机电设备及配套产品链的产业基础。“一辆轨道电车,所需要装配的零部件在万数以上,这需要上百家供应商才能供应。”郭新说,我们将与省内企业合作,同时引入省外相关企业,尽快实现在贵阳生产,为贵阳加速发展作贡献。
牛悦 本报记者 杨丰源 谢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