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一村800“牛人” 石旮旯里繁育4个国际品牌肉牛

02.07.2015  20:55

村民李发美正在给肉牛喂草。

    “别看这山旮旯里的牧草长得还可以,以前这可是一片种啥没啥的荒山。”近日,笔者来到清镇市流长乡王院村,老支书翟长华指着野鸡坡上的一片石旮旯说:“这些牧草是给肉牛准备的最好食物。目前,我们村800多户养牛户,共成功繁育有从国外引进的法国夏洛莱、德国西门塔尔、苏格兰黄安克斯、苏格兰黑安克斯4个国际品种的肉牛4600多头。

    种植牧草发展肉牛养殖

    位于清镇市流长乡西北的王院村,是清镇市典型的边远贫困村。当地到处是石旮旯,由于受石漠化的影响,当地农民种玉米等传统产业完全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一旦老天不赏脸,遭遇大旱等情况则颗粒无收。

    村支书翟长华穷则思变,能否发动大家抛弃只种玉米的传统农业旧思维,利用当地丰富的山地资源转产种植牧草,发展肉牛养殖呢?

    2009年1月,翟长华牵头,正式注册成立清镇市王院王牌肉牛专业合作社。期间,成功实施了石漠化治理项目、中国与新西兰合作幼畜标准化项目、奶公牛养殖示范项目等。随后,利用石旮旯种草养牛,成了村民的生财之道。在祖祖辈辈守望着的贫瘠山地上,当代养牛人走上了让石旮旯“生钱”、让山坡披上绿装的生态之路。

    “现在,只需要每天‘蹲’在石旮旯里割草喂牛就可以了,把这几头牛伺候好了,钱自然就到手了。”村民李发美曾在广州打工,月收入不到3000元,现在每年养殖五六头肉牛,收入就达8万元左右。她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去年4月,她养殖的一头能繁母牛产下一崽,9个月后,她以9800元的价格出售,平均每月获利1000多元。

    “牛人”年赚50万元

    在如今的王院村,许多农户都像李发美一样,视“吃好牛饭、找好牛钱、走好牛路”为头等大事。养牛最多的人家饲养几十头,少的也有五六头。

    王院村养的肉牛只喂牧草,不喂粮食和饲料。牛粪和养殖废水全部排入沼气池,沼渣及沼液又用来当有机肥施牧草。这样养牛,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保证了牛肉品质。养牛这块“蛋糕”,可谓越做越大。

    为避免养牛户在产、供、销上“单打独斗”,合作社还创办了农民田间技术学校,多次邀请新西兰畜牧专家前来开展技术培训,对养牛户手把手传授牧草种植、青储饲料制作、肉牛杂交改良等技术,如今部分养牛户已“摇身一变”养牛的土专家。

    “我计划利用3年时间,养牛规模达500头。一旦出栏开卖,每年可出售100头左右,年纯收入不低于50万元。”马连村村主任周其华说,他在外打拼多年,积攒了一笔资金。回乡竞选当上村干部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带领村民致富,他初期修建1000平米牛舍,养殖能繁母牛20头。目前,养殖规模已壮大到100头。

    要做贵州省肉牛“王牌

    “现在,麦格、新店、犁倭等乡镇,都希望我们合作社在他们那里建立分社,以后的规模会越来越大。”翟长华介绍,合作社社员现已跃升至816户,覆盖17个村40个村民组;累计争取到各种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建设了一批标准牛舍、青贮池等;牧草种植达10000余亩,现存栏夏洛莱、西门塔尔、黄安克斯、黑安克斯等4个品种肉牛4600余头。

    养牛初见成效的王院村养牛人,如今又有了新的打算。下一步,合作社将创办牛肉制品深加工厂,建设牛肉屠宰、分割、速冻加工车间。这样,既可以节省活牛交易的中间环节,不让“二拐手”赚取中间环节差价,还可将“王院王牌肉牛”的牌子做得更响。(胡太勇 贾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