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168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办案300余件

12.02.2015  17:33

本报讯 2014年5月下旬起,贵阳市组建168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截至12月30日,共立案30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64人,移送司法机关42人,涉及金额6636.39万元。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对民生项目资金的有效监管,保障民生项目规范高效实施,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成立以来,聚焦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以监督各级直接用于保障、改善、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的资金、物资发放和项目实施为载体,以检查新农合、农村低保金、救灾救济款物、公益林款、退耕还林款的发放及使用情况为切入点,严肃查处套取、贪污、挪用民生资金和“吃空饷、吃空补、吃空保”以及优亲厚友等行为,着力解决关系群众最根本、最直接、最紧密的问题,使每一分民生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具体查处案件中,民生特派员对具体民生项目采取“三段”监督全过程,即:事前督促有关部门抓好项目备案、项目公示、项目负责人廉政承诺;事中接访走访、专项监察跟踪民生政策、民生项目、民生资金落实情况,对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醒预警;事后受理核实群众投诉意见,对存在举报或者反映较多的民生项目启动倒查机制,严肃追责。

在专项监察工作中,贵阳市探索创新“1+X”模式,明确将水利项目作为2014年全市各民生特派组的专项监察项目,抓好监督检查、执纪问责、督促整改等相关工作,做实“1”这篇文章;各区(市、县)再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种植业专项补助、临时困难救助、独生子女奖励保健费、“温馨家园·新型社区”项目、城乡低保、危房改造、新农合等10余个民生项目开展专项监察,着力发现和解决冒领群众补助款,用集体资金、资源谋取私利等方面问题,做好“X”这篇文章,务求取得实效。市、县两级纪委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强力推进民生特派工作。

为千方百计调动群众参与监督,全市共设置宣传栏560个、举报箱306个,发放宣传资料78.64万份,紧紧依靠群众开展民生特派工作,为民生特派组提供源源不断的问题线索,确保工作有的放矢、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本报记者 章婧 孙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