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集中开工建设30个骨干水源工程
中新网麻江3月24日电 (记者 刘鹏)3月24日,贵州省骨干水源工程项目推进会暨2016年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大会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举行,贵州正式启动建设30座骨干水源工程,加快破解该省工程性缺水难题。
贵州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水资源“既多又少”。贵州常年降水量大,年均降雨在1300毫米以上,但基本是集中降雨,且降雨分布不均。加之喀斯特岩溶地貌对雨水的蓄积能力较差,留不住地表水,贵州是全国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本次集中开工建设的30座骨干水源工程包括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26座,涵盖全省9个市州。水库的总库容1.32亿立方米,工程投资53.08亿元,建成后将新增年供水能力1.76亿立方米,解决29.81万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新增灌溉面积13.94万亩。
为破解工程性缺水长期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瓶颈,“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水利投入达到1000亿元,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156座,初步建成了以蓄引提为主,灌溉、防洪、发电、供水相结合的区域水利工程网络体系。2015年,贵州首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集灌溉和城市供水为主以及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为一体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已成功下闸蓄水。贵州省目前在建最大的水工程,总投资186亿元的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
贵州把破解水利瓶颈制约作为重大战略举措,明确提出“十三五”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的战略目标,实现全省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150亿立方米以上。
贵州省水利厅厅长黄家培表示,本次集中开工建设的30个骨干水源工程,即是构建贵州水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有力支撑和保障。目前,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