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中俄茶路桥梁地图现身 刊于俄文教材

07.08.2014  10:30

  刊载于上世纪20年代的俄文教材上的“茶路桥梁地图” 胡冬冬 翻拍(实习生 徐晔波)

  “秋林公司”印制的茶叶包装纸

  胡冬冬 翻拍(实习生 徐晔波)

  本报组织的“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即将成行。昨日,市政府参事陈勇向展示了一幅刊行于上世纪20年代的俄文及中文“茶路桥梁地图”,近百年前标注的中俄茶叶贸易线路图,与本报此次重走线路一致。地图是中俄万里茶道的历史见证,显示了汉口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地位。

  地图刊于俄文教材封面 茶叶之路以桥梁示意

  这幅地图刊载于一本名曰《俄文津梁》“第一册”俄文教材封面上。此教材16开本,书封面上、下部分别用中文印有“行政长官公署审定”、“哈尔滨秋林洋行发行”。此书除“封二”印有一页中文广告文字外,其余内页文字皆为俄文,或是一本在中国境内向人们普及俄文的教材。教材标注的出版时期为“1925年”。陈勇透露,此书由其朋友在哈尔滨发现。

  刊于教材封面的这幅中俄“茶叶之路”地图尤为特别。地图上,整个茶叶之路被画成了一座长长的桥梁示意图。桥上行人络绎不绝,可以看到中俄商人和骆驼队伍。长桥的起点为汉口,接下来依次标注了这座“茶路桥梁”所经过地方,有恰克图“买卖城”、“伊尔库茨克”、“托木斯克”、“托博尔斯克”。由于地图幅面所限,这条“茶路”并未完整呈现,地图上看不到尽头的“茶路”随着长桥一直往俄罗斯西部延伸,指向莫斯科、彼得堡方向。

  “茶路桥梁”以汉口为起点 同时标注俄文中文

  据了解,俄罗斯境内的“买卖城”、“伊尔库茨克”、“托木斯克”、“托博尔斯克”均为百多年前近代中俄万里茶道所经过的重要城镇。地图中所呈现的中俄茶路桥梁线路与本报此次确定的重走中俄万里茶道线路一致。

  值得关注的是,图中“茶路桥梁”以汉口为起点,并同时用俄文、中文标注;而在俄罗斯境内,“伊尔库茨克”是唯一个用中、俄两种语言标注的地名,沿线其他俄罗斯城市均仅为俄文标注。

  秋林洋行由俄商创办 经营汉口茶砖获巨大成功

  陈勇透露,教材上所提到的“秋林洋行”由俄国商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创办。据他考证,秋林于1837出生于伊尔库茨克,20岁时开始在远东从事商业活动。此时,俄国人在汉口开设砖茶厂,伊尔库茨克是汉口至俄罗斯茶叶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秋林也抓住了这个商机,于1867年在家乡与他人合伙开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秋林公司”。随后,公司发展迅速,在俄国远东城市开设多家分公司。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他于1900年5月起,在中国东北哈尔滨等地也开了分公司。

  秋林公司靠茶叶起家,生意获得巨大成功,其经营汉口茶砖是重要原因。陈勇分析,秋林特意将“伊尔库茨克”和“汉口”在地图中作重点中俄双语标注,显示了这两地的重要:一个是他的家乡,其茶叶事业肇始之地,一个是近代中俄茶叶之路的起点。

  市地方志办公室专家董玉梅长期关注中俄茶叶之路的研究,她认为,这张中俄茶路桥梁地图非常珍贵,它生动地呈现了百年前中俄万里茶道的繁荣,尤其是刊行在俄国商人编写的俄文教材封面上,彰显了汉口作为近代中俄万里茶道起点的重要地位。

  俄茶商秋林卖茶有方

  链接>>>

  俄国茶叶商人秋林是如何经销汉口茶叶的?昨日,陈勇先生向展示其收藏的“秋林洋行”茶砖包装纸,显示了出这位俄茶商的精明之处。

  陈勇向展示的这张茶砖包装纸展开长、宽为49.6厘米、28厘米,包装纸底纹印制有俄罗斯风格装饰图案。包装纸两侧正中分别印制两幅图案:一幅为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建筑前广场上有行人、马匹及骑马者,显得热闹非凡;另一幅为一个停着诸多船只的港口,有的船上有烟囱,并冒着黑烟。根据包装纸上印制的俄文说明,这两处可能为俄境内经营茶叶的场所和茶叶储运港口。其中的一幅图上印有秋林公司的创办年份“1867”。

  包装纸上的两行中文毛笔字尤为醒目,一为“秋林洋行茶庄专办中国”,一为“汉口各地名茶不误主顾”。陈勇认为,这两行字实际上是一句完整的话,表述了秋林洋行专门营销中国汉口区域的茶叶,所经销的是正宗“汉口各地名茶”,为自己作了很俏皮的广告。秋林的精明可见一斑。当年,秋林将当时在世界上著名的汉口茶运往俄国境内和中国东北地区,使秋林公司获得大量利润。

  据记载,1880年以来,秋林公司的发展一直良好。俄国十月革命以前,给秋林公司供货的公司和企业,包括俄国和外国的超过500家,秋林公司一年的贸易额达到3500万金卢布。陈勇说,这是相当惊人的,到1927年,哈尔滨已经开了3家秋林公司商场,除了各种商业活动,秋林公司也从事过工业方面的活动。

  “秋林公司”现在仍是哈尔滨的一个老字号商贸集团,秋林洋行在哈尔滨的遗址得以保存至今,是哈尔滨的城市地标。陈勇介绍,这张包装纸从一位朋友处淘得,迄今至少“百岁”了。

  (蒋太旭 实习生李牧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