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四中全会公报: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市场环境

24.10.2014  16:05
  原标题:经济学家解读四中全会公报:致力于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市场环境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晓萍):来关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相关消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昨天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全会公报全文发布后,记者李晓萍采访了一些经济学家,他们为这份有划时代意义的公报点赞,为公报中满满的正能量喝彩,认为这将有助于我国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市场环境,从而推动经济有更大发展空间和活力。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报公布之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接受采访,他谈了半个多小时,很为这份公报中体现的理念和未来构想感到振奋。作为经济学家,他认为,这份公报将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具体说,这个决定或者说贯彻依法治国理念和思维,对未来进一步明确界定政府和企业,权利和市场的边界,进一步明确政府一直在提的的三个基本原则:法无禁止即可为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这样的原则,有助于厘清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提供了一个强大武器。

而在一些政府该做的事情中,百姓却感觉找不到责任人。比如一些地方设计的高架桥,本是为了方便通行却紧贴着居民楼,影响睡眠不说,还造成安全隐患,追查起来,却没有一个部门能负责。对此,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在我国一些经济决策尤其是地方的项目中,经常能看到拍脑袋的决定,在本次公告中,对这样的决策做了明确限制:“经济领域很明显的,国家重大决策也要走法治程序。现在经常出现大的发展规划有法治程序,发改委、国务院制定好,发放到各个层面进行讨论、研究,但是还有很多重大决策没有经过这样程序,一些地方性工程就是地方领导人拍脑袋,决策不科学不完整,出现问题不追责。决定中也说了,要从法治上追责。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很愚蠢的,就是法治不完善造成的问题。

在袁钢明看来,有效的市场机制发展的基础就是法律和法治,而逐步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就可以纠正目前经济中一些低效率的现象。

用市场机制起决定作用而不是靠政府决策决定可以上马什么项目,如果这个能用法治做好,靠公平竞争、靠效率而不是权利或者级别来做,那经济中的腐败现象、漏洞、不公平现象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不至于一些企业拼命工作竞争还不如找路子,反而搞歪门邪道的能够成功,这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效率下降。

当下,经济学家们和企业家们都在呼吁一个更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可以说,本次全会的决定让这样的未来可以期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在企业层面,个人层面,对这个经济主体来说,公报内容有助于减少当前过多的行政干预、减少长期存在的经济领域的权力寻租和腐败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市场运行整体效率,也有助于促进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会为企业未来改革发展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