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勇副厅长在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周“中国—东盟药物研发研讨会”上的致辞

04.09.2014  18:14

  李奇勇


  (2014年9月2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又是九月,又是金秋,我们和东盟的朋友们再次欢聚贵州,共同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首先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国和东盟的教育、科技交流,已经从初步的、一般性的、宏观政策方面的沟通,发展到较深入的、具体项目的、实质性的探讨和研究。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天的研讨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


  近年来,贵州的高校和在座朋友所在的高校一样,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家级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学科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办学质量不断提高。这得益于我们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是我们和各地、各国同行加强联系、沟通,互相帮助、支持,开放、包容办学的结果。连续六届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就为贵州高校带来了与包括东盟在内的,上百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合作的机会。今天的研讨会,又给大家提供了分享智慧、交流思想、探寻合作的互动平台。希望在这个平台上,朋友们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合作。


  发展到今天,人们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加关心和在意自己的健康。因为,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想要宁静、安详、平和地幸福生活,健康和长寿远比金钱与地位重要得太多太多。医药科技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实现了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从事医药的研发与运用,是一件多么高尚和幸运的事情。中国有句古话,叫“悬壶济世”,讲的就是医生对人的帮助,对人的福祉。在座各位就是这样,深怀爱心、满腹才华,对人类的健康充满关怀。


  习近平先生讲,邻居是搬不走的。东盟和贵州山水相望、风物相近、文化相似,要做好邻居、好朋友,要多来往、多走动,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共同发展。贵州的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颇有建树。特别是遵义医学院、遵义师范学院,传承悠远、积淀深厚、享誉业内。欢迎东盟的同行多交流、多合作。不仅在新药研发及产业化中协同进步,在加强校际科研、教学交流与合作,建立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机制上,也可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的“中国-东盟新药研发研讨会”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举行。这是一座在中国享有盛名的城市,我们称她为希望之城、成功之城,每一个怀有正能量、期盼成功的人,在这里都可以达成愿望。希望朋友们都不虚此行,收获成功和希望。


  最后,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谢谢!

 

 

 

(责任编辑:gzsedu_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