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2.0时代

10.09.2015  03:11

原标题: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2.0时代

▲9月8日,嘉宾在投洽会期间举办的2015国际投资论坛上围绕“丝路国家投资机遇”议题展开讨论。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9日,在2015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以及2015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上,“国际产能合作”都成为被热议的话题。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透露,下一步将制定国际产能合作的合作机制、框架方案,以及比较明确的早期收获和愿景项目清单,还将对采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的合作项目给予融资支持。

专家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正迎来难得历史机遇,开始步入2.0时代。在当前局部风险依然高企的投资环境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还需进一步提高海外投资科学决策水平,注意防范风险、整体统筹推进。

推进 国际产能合作已圈定15个国家

徐绍史在2015夏季达沃斯中国产业合作新愿景论坛上表示,目前已经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和园区,初步圈定了包括亚非拉美欧洲的15个国家进行合作。“哈萨克斯坦已经有了第二批项目,达到300亿美元,一些项目年内可以开工。中巴经济走廊一批项目有300多亿美元。

在他看来,中国主要是通过投资建厂,建设生产线、产业链、产业集聚区来实施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企业可以直接投资也可以技术合作,同时还可以有其他更丰富的合作方式。

徐绍史还指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需要制定合作机制、框架方案,以及比较明确的项目清单,“特别是大项目,包括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这个项目清单可以分两个部分:一个早期收获项目清单,另外一部分愿景项目清单,滚动推动。”此外,还有融资资金安排,对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的产能合作项目将给予融资支持。

目前,包括吉林、河北、辽宁等在内的多省市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具体方案。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的国际产能合作规划,也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明确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区域、国家和主要的方向。

作为“一带一路”的先遣部队,复星集团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在投洽会期间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仍需很多工业上的帮助。因此,中国制造供应链的能力便可以分享。“目前,复兴在印尼投资了一个钢铁厂。虽然钢铁在中国处于过剩阶段,但对于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来说,仍非常需要,这也让我们的产能得到了一部分的转移。

升级 “走出去”构建跨国产业体系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我国2000年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那个时候更多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考虑,可以说,企业多数是自发地、零散地“走出去”,而当前提出的国际产能合作是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中国经济内在发展阶段提出的构建跨国产业体系的战略,是“走出去”战略的升级版,由此进入“走出去”战略的2.0时代。

她说,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增速大幅下降,国际投资跌宕前行,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也步入新常态,外需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我国此前不论是国内投资还是招商引资加大投资的背景都是基于外部市场需求的长期增长,加剧了我国的产能过剩。因此,某种意义上说,国际产能合作也是一种应变措施,是中国转型升级的组成部分,是引领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方蔚在投洽会“新常态下的国际产能合作”分论坛上表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主动适应新常态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中国企业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变化趋势,同时参与国际产业分工,驾驭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一种必然选择。其中,轨道交通与电力、电工、轻纺、汽车等,将是我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优势产业。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逐步推进也将为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室主任杨立强表示,大规模基础设施将极大地拉动相关制造业海外投资,基础设施条件的提升将改善沿线国家的整体投资环境,沿线国家间的产业合作将推进中小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一带一路”战略还将拉动服务业投资。

警示 需防范风险整体推进

投洽会与会业内人士说,当前对外投资局部行业、局部地区风险高企,国际投资规则博弈日益激烈。这都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梁信军表示,企业不要盲目出去投资,不要因为国家提出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的战略,就大规模投资,认为能马上赚钱,甚至期待明天就能得到回报。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走出去”需要经验的积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李京京也表示,“走出去”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很多的项目、很多的谈判,连日连夜的谈判。目前作为我们合作伙伴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已经处于工业化的初级或者中级阶段,他们的诉求,就是希望中国企业帮他们去建产业园实现本地制造。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人才不足,还需要练好内功,培养好既有扎实专业又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对外经贸大学校长赵忠秀认为,“走出去”是系统工程,需要整体推进。“我们在国外投资、运营,实际上是在建一个复杂的生产网络体系,这包含了四种网络,包括管理供应商、供应链以及生产体系,还有渠道建设,品牌的维护,还要有研发、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只有这四个网络有效的结合,才能够形成一个真正的有企业竞争力的生产体系,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布中才能占据更加有利的优势。

在他看来,“一个企业要走出去,就要形成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复杂网络体系,坦率地说,在这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现在还处在一个比较初期的阶段,和知名跨国公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

专家同时表示,在全球产业链分工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2.0版本的走出去,不仅为中国企业开启全新投资机遇,还将对全球投资格局与产业链产生巨大外溢效应。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投资与企业司司长詹晓宁表示,在国际经济新格局以及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的成效或超过其自身的战略预期,一方面,其或带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开拓了全球产业转移的新路径。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