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观”频亮相 注重与世界良性互动

09.07.2014  13:36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题:年中观察:中国外交“”频亮相 注重与世界良性互动

 

  记者 马学玲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所作的表述。在这场演讲中,他再次阐述了中国的义利观。

 

  从“正确义利观”到“中国版文明观”,从“核安全观”到“亚洲安全观”,再到“中国海洋观”……今年以来,中国外交“”频频落子世界,引发关注。

 

  “中国能否和平发展,就看如何与世界良性互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分析,中国首次提出的这些国际秩序观念,吻合国际新形势,是顺应并利于当今国际安全与和平的行动,是中国和平发展内涵的一种拓展。

 

  正确义利观——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

 

  “去年,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在中韩商务合作论坛演讲时用汉语说‘先做朋友,再做生意’,生动反映了对义利关系的正确认识,深刻诠释了以义为先、先义后利的重要思想观念。”在韩国的这场演讲中,习近平强调要“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

 

  正确义利观是习近平去年访问非洲期间提出的,此后在多个场合有所论述。去年10月召开的新中国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韩国的演讲中,习近平就如何“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做具体阐述:政治上,要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要立足全局、放眼长远,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

 

  他结合当前形势进一步指出,“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还要重义让利,甚至舍利取义。”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看来,正确义利观已成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必将对中国与非洲、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版文明观——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

 

  今年3月,习近平造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作为该组织成立近70年以来迎来的首位中国元首,习近平在演讲中表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被外界视作“中国版文明观”。在此次演讲中,习近平从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三个方面予以详述。

 

  习近平强调,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受访专家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阶段中国应该在文化文明层面发出更多的声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部主任崔洪建谈道,“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应当仅仅是各种商品,而应该更多体现我们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事实上,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也使得我们具备这样的条件。

 

  “中国的成功意味着文明应该而且可以多样性,而中国文明观在政治方面表达的就是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性。”崔洪建说。

 

  核安全观——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

 

  造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前,作为访欧行程中的“重头戏”,习近平出席了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

 

  “我们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在这场53个国家领导人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的峰会上,习近平第一个发言,阐述了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

 

  分析指出,习近平提出世界上第一个核安全观,不仅在国际瞩目下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更突显了现代中国极富前瞻性和建设性的“议程设置能力”。

 

  “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我们在核安全领域多作一份努力,恐怖主义就少一次可乘之机。”习近平说,为实现持久核安全,中国愿意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王群表示,习近平首次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这是中国梦在国际安全领域的体现,也是中国参与国际安全事务、特别是核领域全球治理的根本出发点。

 

  亚洲安全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习近平在今年5月举行的亚信峰会上谈道。

 

  鉴于此,他提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这被视为中国主张的亚洲安全观。

 

  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可持续,则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亚太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前驻越南大使齐建国指出,“不同于西方冷战时期的旧安全观,也不同于美国‘重返亚太’的着眼,这种安全是互利双赢或合作多赢的安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亚洲安全观,预示着中国在担任亚信主席国期间将会有所作为。”在齐建国看来,与会各国领导人就此达成共识,标志着亚洲各国在构建亚洲安全合作平台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也将拉开亚信由论坛转为安全合作机制的新篇章。

 

  中国海洋观——共同建设和平、合作、和谐之海

 

  今年6月访问希腊期间,中国总理李克强参加中希海洋论坛,并发表题为《努力建设和平合作和谐之海》的演讲。在希腊这样一个海洋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总理的演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视为中国“海洋观”的宣言。

 

  李克强将中国海洋观归纳为三大关键词——和平、合作、和谐。分析文章指出,“和平是根本前提。而要想打造和平之海,就必须摒弃为争夺海洋所爆发的战争。这对于目前南海的海洋领土争端最具警示力。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看来,“和平、合作、和谐”三大关键词,实际上是从三个方面回应了国际关切,即中国如何解决海洋争端、中国走向海洋的方式,以及中国利用海洋的观念。

 

  香港媒体以《李克强的中国海洋观正当其时》为题指出,在当前中国东部海洋领土争端凸显的严峻背景下,李克强发表关于海洋合作的演讲,对于外界理解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海洋观极其重要。

 

  著有《海殇》一书的王义桅认为,李克强此番中国“海洋观”的论述,正是提炼创新了世界的海洋文明观,是一种新的文明的范式,体现了中国的能力和担当,具有开创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