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提高公众在核设施选址、运行中的参与度

20.04.2016  00:53

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董冠洋)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19日在北京表示,将提高公众在核设施选址、建造、运行和退役等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增强公众对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安全的了解和信心。

第五次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当天举行。作为核安全监管部门,环保部评价中国的辐射环境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陈吉宁介绍,“十二五”时期以来,中国的核电厂未发生过2级以上事件和事故;放射源事故发生率从“十一五”的每年每万枚2.5起以上,持续下降至每年每万枚1起以下。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核电运行机组30台,在建26台,在建规模是世界第一,机组数量位居世界第三;全国核技术利用单位达6万余家,在用放射源12万吨。“到2020年,中国核电机组数量将达到90余台,装机容量将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二的核电大国”,陈吉宁透露。

当前中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属于快速发展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来安全风险的提高”,陈吉宁指出,核工业扩张不是简单的线性扩张,将带来监管工作量和难度的非线性增加,“核技术监管压力持续加大”。

除了中国核技术利用速度和规模的扩大,陈吉宁介绍,中国还面临老旧核设施和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风险依然存在,核恐怖主义威胁凸显,核能社会接受度普遍不高等问题,今后将强化依法从严监管。

陈吉宁称,“十三五”时期是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攻坚期,也是中国从核能技术利用大国向强国转型的时期。环保当局将加快推动核安全法立法,提高核设施安全水平,优化核与辐射许可管理,完善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提高公众在核设施选址、建造、运行和退役等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