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经济2014"上半场":总体平稳 压力未减

13.06.2014  23:53

  年中将至,下行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将交出怎样的“上半场”成绩单牵动人心。随着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5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中国经济2014“上半场”的成绩基本上大局已定。

   总体平稳,迹象积极

  从中国经济月度标杆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实际增速看,5月份同比实际增长8.8%,增速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最近四个月的工业增速在曲线图上几乎拉成一条直线。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虽略有回落,但外贸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两马略缓一马加快,出力大体不减。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物价和就业都在合理区间。特别是从PMI先行指标看,以及外贸增速转正、PPI降幅收窄等,出现了一些企稳向好的积极迹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一季度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突出问题,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这些措施较好地改善了市场预期,扶持了实体经济,积极成效开始显现。

  “5月份海关、质检等部门出台了支持外贸发展的具体措施,力度挺大,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外贸企业负担。”代理外贸企业报关、海运等业务的大连新鸿洋国际货运公司经理高明伟感觉很突出,比如国家全部取消了一般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商品检验,一票货物就能减少通关费用上千元。他预计下半年出口业务会进一步好转。

  除增速比较稳定外,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前五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5%,增速比前四月提高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

   压力未减,保持清醒

  虽然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但应当承认,当前困扰中国经济的产能严重过剩、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小微企业融资难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房地产业又出现阶段性调整,中国经济目前运行在合理区间偏低的位置,下行压力始终未减。

  “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是转型升级阶段必然经历的难题,不是短期的,也不是简单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就能消解的,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认为,在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尚未消化之时,又出现了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新情况,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始终较大。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的关键。虽然前五月投资中国家预算资金和中央项目投资增速加快,但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仍在小幅放慢,预示着未来投资增速难以很快有大的起色。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今年以来一路走低,前五月比前四月回落了1.7个百分点,降至14.7%的低点(往常一般为20%左右)。

  消费虽然基本平稳,但类似以往的汽车、住房这一层级的新的消费热点始终未能形成,加上收入分配改革进展相对滞后,导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没能达到人们的预期。

  “实体经济本身就面临劳动力成本攀升的压力,现在又遭遇融资难、融资贵的突出问题,必须抓紧解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现在大企业融资成本一般要超过8%,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普遍超过10%,而制造业的利润率一般只有5%至6%,这种局面难以长期维持,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定信心,创新调控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经济运行的总体平稳和宏观调控成效日显,足以坚定人们的信心。特别是中国经济庞大的内需潜力,以及亿万民众中潜藏的投资创业激情,更将增添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国家已经提出了要定向调控、精准发力。从小微企业、三农、中西部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入手,财政和货币政策联手发力,眼下看可以稳住增长,长期看夯实了发展基础。可以预见,未来还会继续出台新的一系列定向调控的措施,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到位,中国经济前景看好。”王军说。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转型升级期不可避免的代价,但值得欣慰的是,已经有一些企业走在了前面,闯出了新路。

  全球最大的汽车铝轮生产企业——浙江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旗下的万丰实业,前五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增速比前两年20%左右的水平高出不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逆势增长得益于“激流勇进”:一是持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增强;二是国际化并购实现互补性的全产业链发展。“前几年拼技术、拼转型打下的牢固基础,开始给企业带来实打实的竞争力。

  30多年改革开放经验表明,13亿中国人蕴含着巨大的创造活力。只要体制机制障碍清除,这种活力迸发出来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简政放权“先手棋”已取得明显效果,接下来任务还非常艰巨,要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含金量高、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缩减投资核准范围,进一步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的范围等,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记者 刘铮、王希、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