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长城”获认可 “旱区”治理需林草植被
中新网贵阳7月9日电 (记者 张伟)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8日至10日在贵阳举行。海内外官员、学者等就“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治理”展开讨论,认可中国“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取得的实效,认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治理要坚持确立以林草植被建设为核心的治理思路。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干旱半干旱的危害,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剧,加快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与修复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约有一半的国土属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治理与修复工作。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在“三北”地区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加快了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步伐。
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生态资源质量明显提升,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得到有效的遏制,区域生态状况和人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据介绍,中国仅三北工程造林保存面积就已达29.2万平方公里,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02%。“在中国北方万里风沙线上,建起了一道乔灌草、多树种、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成为抵御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张建龙说,“如果把这些树木折算成5公里宽的防护林带,可绕赤道1圈半,如同一条地球的‘绿飘带’。”
中国“绿色长城”的实效让巴基斯坦气侯变化部部长扎西德·哈密德大为称赞。扎西德·哈密德说,看了中国“绿色长城”后,巴基斯坦希望引进三北防护林的树木到巴基斯坦进行造林运动。
各方就加强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治理的举措达成共识。专家认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退化、经济贫困相互交织,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专家建议,推进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要坚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山水林田湖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保护、统筹推进,农林水牧相结合,自然修复同人工治理相结合,修复构建能量高效的生态系统;要坚持确立以林草植被建设为核心的治理思路。
专家表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要坚持搭建成果和经验共享的合作交流平台,可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推动形成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