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舆论学论坛在京召开致力舆论生态改善
人民网讯 (朱明刚 张力)3月26日上午,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主办、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舆论学论坛在人民日报社召开。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王润泽,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会长谢耘耕出席论坛并分别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人民网副总编辑、舆情监测室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经理董盟君主持。
图: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
余清楚在致辞中讲到,2月19日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考察,主持召开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阐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严格要求、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彰显着强烈的创新意识、时代精神和实践指向,为我们做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此次舆论学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为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重要平台。
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王润泽
王润泽教授追溯了舆论研究的中外起源与历史发展。王润泽教授表示,作为一个学科,舆论学起源于西方,但实际上中国知识分子和统治阶层,对舆论或者说普通民间的意见表达的重视却早已有之,中国历史、政治传统、社会生活中关于舆论的丰富思想是世界舆论学术的有益补充。王润泽希望中国舆论学研究者能借助此次会议,围绕舆论学议题进行深层次的讨论,推动中国舆论学的发展。
图: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会长谢耘耕
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和舆论研究发展需要的历史契机,谢耘耕教授指出,当下应协同创新,创立和完善我国舆论学学科体系,使之朝着成熟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快速发展。谢耘耕教授对中国舆论学科体系的建设提出初步构想,其中包括加强舆论学理论框架的创新、完善舆论学研究方法体系、出版会刊、教材、专著、培养复合型舆论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建立学术规范、行业标准以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构建舆论支持系统、设立舆论学学会奖等。
图: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研究中心主任童兵
童兵教授在会上陈述了“潜在舆论场”的重要性与研究意义。童兵教授认为,潜在舆论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舆论,认识和把握潜在舆论,是安国定邦、实施社会综合治理的新着力点。
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
在社会思想多元多变、舆情生态的变化之际,唐绪军所长指出,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大势,科学分析舆情”。舆情研究是回应社会关切、疏导社会情绪、实施舆论引导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至于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唐绪军所长认为,重要的是树立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思想方法,防止简单化、片面化,把理论工作和舆论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与舆论上的有效引导结合起来,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整体水平。
图:人民网副总编辑、舆情监测室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经理董盟君
董盟君女士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探讨如何改善舆论生态。董盟君女士指出,在移动端成为发酵舆论的背景下,新闻宣传需要一场供给侧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将宣传资源从纸媒、广电等传统媒体拓展到互联网新媒体。董盟君女士结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实际工作指出,基于互联网平台内容的供给侧改革,要特别重视互联网大数据的开发应用。2016年初,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已经与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天涯社区、百度、腾讯网、滴滴打车等签订了互联网合作协议,通过对各个层面、领域的数据挖掘来体现各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消费能力,而这些群体合起来就是中国社会的全息地图。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从美国智库的角度来看舆论研究,指出中国应重视对国际智库的舆论研究,同时要加强中国智库的建设力度,助力中国提升国际舆论中话语权。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则从网络时代的政治认同入手分析当前的舆论环境,并指出在众声喧哗时代,社会更加需要理性的声音,更加需要专业媒体的权威性。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把研究的视角放在了网络群体行为和网络集体行动,通过对近些年网上群体行为事件的量化分析为舆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此外,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上海大学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敏、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李建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等专家学者分别做主题演讲。
图: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顾问
在主论坛期间,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向部分与会学者发放聘书,特聘他们为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的顾问和特约研究员,助力人民网在新媒体领域的研究,共同推进中国舆论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此次舆论学论坛历时两天时间,参与嘉宾200余人。其中3月26日是主论坛,全体与会人员在人民日报社学术报告厅听取嘉宾主题发言。3月27日是分论坛,共设12个主题,分别为:舆论学理论建构与发展、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媒介传播与公共舆论、政治传播与公共舆论、舆论生成机制与演变规律、新媒体与社会动员、突发事件与舆论引导、舆论传播与公共治理、国际舆情监测与分析、国家形象与对外传播、舆情传播与管理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