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贵州项目正式启动
中新网贵阳4月7日电 (记者 杨茜)4月7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贵州项目启动会在贵阳召开。
项目计划对贵州省20余个方言点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建立贵州省语言文化数据资料库。7日,贵州首批启动10个汉语方言调查点正式启动。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介绍,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需要攻克的许多关键技术,例如语音自动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智慧系统建设等,都与语言信息化紧密相关。
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将通过数千个地点的语言资源调查和开放持续的语言数据汇聚,构筑覆盖中国各地、资源有效增长的语言方言大数据平台,可为将来的数据挖掘、人文计算提供巨大空间,从而提升中国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增强国家的信息处理能力,增强中国在虚拟空间的话语权,有效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贵州省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中11个有自己的语言,同时汉语方言资源丰富,呈现多种语言并存的和谐局面。贵州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提供贵州省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有声资源实态数据,包括各调查点的基础数据和各调查点地方普通话的基础数据资料,包括声像资料、文字记写资料、图片资料等,前期主要针对汉语方言开展调研。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非物质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文明和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根基,又是在文化的“培养基”中发育成长的,二者相互依存,关系密不可分。
田立新介绍,保护语言资源意义深远,可科学有效保护语言文化资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可全面掌握语言国情,科学制定国家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为国家周边战略服务;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促进语言文化产业发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由财政部立项,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领导实施的一项语言文化类国家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汉语方言调查、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文献典藏、采录展示平台建设等方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