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的“他救”与“自救”?
据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百分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政府为改善国民经济增长趋缓现象,积极制定“一带一路”等政策拉动国民经济增速,尤其是加大对铁路投资。
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今年国家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截止4月,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1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铁路建设投资完成1172亿元,同比增长20%;国家铁路机车车辆购置149亿元,同比增长45%。
我国现阶段资金较充裕,但是没有一分是多余。在这个资金需求较大的关口,国家选择铁路加大力度,加快工作节奏。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的表示“铁路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并且各界支持力度很大。”
一分投入,多分回报。作为国家大动脉的象征,每一条铁路线路的建成,对铁路沿线城市经济建设、旅游业发展、文化交流、人员出行等方面带来巨大影响,使沿线城市的潜力变为现实生产力。为客运、货物运输带来便捷,降低运输成本。尤其是人口密集地区,铁路建设回报率更为明显。
我国铁路为通过取消铁道部,设立铁路总公司等内部改革,增加市场竞争性,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积极参加国外铁路项目竞标,2014年参与境外铁路建设项目较多,包括塞匈铁路与中欧陆海快线、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尼日利亚阿卡铁路和沿海铁路、安哥拉本格拉铁路、肯尼亚塞内铁路、俄罗斯莫斯科至碦山高铁等。2015年目前就业十几个项目正在同时跟进,包括老挝、泰国、美国、俄罗斯、摩洛哥、印尼等。最新刚由总理李克强签订“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文件。
一张名片。现在有笑话称,国家总理“李克强”身上带着一张名片,名称叫做“中国铁路发展有限公司”,署名是“李克强。”现在中国铁路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中国向世界介绍自己的一张名片,成为国家的象征,也代表了国家强大制造业、创造业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