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校长畅谈合作办学

03.09.2014  15:50

贵大新闻网讯 文/庞爱忠  图/陈恒 刘正玮 ) 秋声在梧叶,润气逼书帏。9月2日,由贵州大学主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校长论坛聚集了国内外多所大学校长,围绕合作办学项目开发与项目质量管理,通过主题演讲、主题报告、嘉宾发言、代表互动、学术研讨,把国际合作办学推向深入。

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程家财,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大学校长、副校长,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党委副书记任钢建、副校长吴次南、副校长宋宝安,教育部国际合作司涉外办学处处长闫炳辰、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涉外办学质量保障部主任助理何培以及来自国内985、211高校代表70余人参加论坛。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主持人温梦欣主持论坛。

郑强校长在欢迎词中提出,当前中国大学条件、设备、政策一流,要让青年学生对自己所处的国家、校园充满热情。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经举办了七届,要不断把交流合作推向深入,落到实处,让中国、东盟的青年热爱对方的国家、喜欢对方的文化,通过青年的交往密切国家的联系。

杨春茂秘书长说,作为双边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发展顺利,并呈现出广阔前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初步搭建起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加强了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促进了双方教育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辐射效应,成为了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和谐发展的特色品牌。程家财、闫炳辰、何培分别就本单位目前从事的工作向与会嘉宾做了说明。

上午,与会嘉宾进行主题演讲。郑强校长介绍了贵州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通过数据分享了贵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办学规模、学科专业等方面的情况。贵州大学目前与40多个国家14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来在校东盟留学生不断递增,年增17.4%。他认为,贵大要把办学的注意力聚焦到服务于贵州的发展,立足贵州,面向东盟,力争把贵州大学发展成为东南亚留学生培养的基地。东盟是国内大学对外合作办学的真空地带,贵州大学的优势在于文化、地域、风俗上的接近。在与东盟国家大学的合作上,关键是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既要加大对东盟留学生的吸引力度,又要不断把国内学生送出去。他认为,人类社会取得的所有成就与世界各国的努力密不可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就是要加强青年间的信任和欣赏,不能局限在政府、学校领导间宽泛的谈论,而是要深入到青年学生之间的彼此欣赏和相互信任。

马来亚大学副校长Mohd Hamdi Bin Abd Shukor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关键进展和关键战略,云南财经大学校长熊术新分享了他在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蔡昌卓介绍了他对东盟国家20多次的文教研究经历,天津理工大学副校长张桦介绍了该校追求办学质量、拓展合作形式,不断提升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主题演讲结束后,主持人邀请演讲嘉宾前台就坐,邀请参会人员向专家和演讲嘉宾就有关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合作方式、项目质量监控、质量保证方式及措施等议题提问。

下午,泰国斯巴顿大学Chinda Tejavanija Chang 作了题为“泰国面向东盟”的演讲,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任康民作了题为“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的演讲,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松良作了题为“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大学十年合作”的演讲,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顾金成讲诉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市场化运作现状及困惑,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成霞介绍了贵州大学对东盟留学生的教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