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二轮巡视整改情况公布 一批大案要案被查处

19.06.2014  10:48

  6月18日,云南省向社会公开对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至此,2013年第二轮中央巡视的吉林、山西、安徽、湖南、广东、云南等6省和国土资源部、商务部、新华社、三峡集团等4个单位全部交出了整改“成绩单”。

  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从去年10月底起到12月底结束,今年2月陆续向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中央的要求,各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党委(党组)高度重视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落实,强化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逐项抓好整改落实,整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加大惩戒力度,点名道姓公开曝光

  各被巡视地区和单位针对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有关案件线索,逐项核查处理。同时,进一步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

  广东省是通报查处厅级干部最多的省份。今年查处厅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38人,包括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省海防打私办原主任罗欧,广东电网原总经理吴周春,省科技厅原副厅长王可炜等。

  安徽省查处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领导干部案件82件,其中市厅级干部案件5件,包括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原书记、管委会原主任周耀,省旅游局原党组书记、原局长胡学凡,滁州市委原书记江山,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杨谋林,滁州市苏滁现代产业园管委会原主任、党工委原副书记邢高。

  吉林省已对4名厅级干部正式立案调查,分别是通化市委副书记、市长田玉林,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李小平,省农科院院长、党委书记岳德荣,省司法厅副厅长赵洪兴。

  国土资源部则对5名正局级干部、1名副局级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免去其中2名正局级领导干部的职务,对2名正处级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免去其中1名正处级干部的职务。

  湖南省已对15名地厅级干部立案调查,包括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岳辉,岳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建国,中南大学原副校长、中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胡铁辉,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柏平。

  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一季度对厅级干部立案8件,同比增加7件,县处级干部51件,同比增长88.9%。

  山西省未公开被查厅局级干部的具体数量,但透露处分厅局级干部数量增长100%,处分县处级干部数量增长36.9%。

  “这些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巡视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过去有的地方和单位出于种种因素,不敢查处案件。通过创新巡视方式方法,能够更有效地督促他们担当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四风”问题

  是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存在“四风”是中央巡视组的巡视重点之一。针对巡视组指出的部分干部违规拥有多套住房、有“索拿卡要、收受‘红包’”等,各被巡视地区和单位拿出了解决方案。

  山西丽华苑小区的省级干部住房被指超标,山西省委表示要按照中央要求坚决腾退到位,目前正在加紧落实。对于超标的省级干部住房,吉林省则采取了房改收费,对规定面积以内的部分,按长春市房改政策执行;对另外超出面积,按省直机关公房出售超面积实行的房改市场价计价。

  广东省对收送“红包”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提出具体治理措施,查处并在媒体上公开点名曝光了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家汉收受“红包”、礼金等5起典型案件。

  为了纠正部分展会、论坛过于豪华,财政资金投入大问题,商务部通报称,目前,各展会论坛基本取消了开幕式、闭幕式等程序性活动,取消了文艺演出、大型酒会,不再发放礼品;退出7个以商务部名义主办的论坛活动,减少7个主办或参与主办的展会活动。

  针对巡视组提出的超标购置公车问题,三峡集团通报称,集团原主要领导离任之前,其配备的奥迪2.8L公务用车已改为接待用车。集团其他领导目前使用的公务用车,按照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管理暂行规定》明确的意见继续使用,在达到更新和报废标准时,再严格按标准配备。同时,组织开展了集团范围现有公务用车专项清理。

   严明党的纪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各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对遵守党的政治纪律高度重视,完善制度规定,加强教育督导,严格组织管理,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湖南省针对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执行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省委按照中央要求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衡阳破坏选举案。目前,已依法终止596人(含具有县人大代表资格的大会工作人员),749名省、市、县(市、区)人大代表资格,分两批给予466人党纪政纪处分,第一批409人已下达处分决定,其中涉及厅级干部18人,处级干部139人。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68人,其中50人已侦查终结移送起诉。

  安徽省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少数地方、少数党员干部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问题。

  吉林省针对一些地方、部门的领导干部对上级指示有对付、应付思想,存在“不落实”顽症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党委督查工作力度,着力构建“大督查”工作体制,实行“抓落实一把手工程”。灵活运用督查工作的暗访方式,实行不抓落实“黄牌警示”制度。

  针对巡视组提出的“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纪律观念有所下滑,违反政治纪律事件时有发生”问题,新华社已举办4期局级干部培训班,对全社部门单位、分社领导干部和班子成员等271人进行了集中轮训。在总社全体党员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

   防止“带病提拔”,规范选人用人工作

  今年两会期间,中央第二轮巡视中的第四巡视组组长项宗西对媒体表示,10个巡视组全部查出用人问题。从公布的整改情况看,“裸官”、干部超编超配等成为整顿重点。

  广东曾因“裸官”问题被巡视组“点名”。在此之后,广东迅速对“裸官”进行摸查和治理,对866名干部作出了岗位调整处理,其中市厅级9名,处级134名,科级及以下723名。该省还加大对“带病提拔”问题倒查和责任追究力度,目前,省委组织部正对2013年以来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人员选拔任用过程开展倒查。

  针对中央巡视组提出的干部超编超配问题,吉林省采取免去兼任职务、交流任职等办法,一次性将省委、省政府及省人大、省政协超配的10名副秘书长的问题全部解决,将省直部门和省属高校超配的6名干部和市(州)超配的13名副秘书长进行了消化。

  巡视组曾指出,吉林省有个别副省级领导违规担任金融机构董事长。对此,吉林通报称,在金融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副省级干部有3人。其中,1人因个人严重违纪违法被处理;另外2名领导同志表示完全拥护中央和省委决定,均已辞去在企业兼任的职务。

  安徽省严把考察人选关,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动议”、“确定考察对象”两个关键环节,认真落实“群众公认度不高”、“裸官”等6种人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规定。研究制定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对经查实与报告事项严重不符的,实行“一票否决”,今年完成抽查核实比例不低于10%。

  针对中央巡视组提出的违规进人问题,湖南省通报称,目前,已查办和督办违规进人案件18起,追究责任人员126名。其中,厅级干部5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12名。

  “党员群众对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此风若长,将严重透支党的信用。此轮整改,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突出问题导向,对选人用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严肃整顿,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勇气,这对于增加党的公信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波说。(记者 王新民 何韬)

   ●短评:抓好巡视成果运用这个关键

  发现问题是震慑,整改落实是关键。

  按照中央要求,去年第二轮被巡视的10个地区和单位,近日向社会公开了对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

  中央高度重视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的整改工作,强调对巡视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党委(党组),督促落实主体责任,认真抓好整改。

  为确保整改取得实效,中央采取了包括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创新举措,要求被巡视党组织对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抓紧落实改进,两三个月内要初见成效,让干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从此轮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公开的情况看,巡视整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引人注意的是,与第一轮相比,第二轮巡视对象的整改节奏明显加快——此轮巡视对象公开整改情况的速度比首轮快了一个半月左右。此外,公开情况中的“干货”分量更足——注重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对于查处的违纪违法人员大多进行了点名道姓的通报曝光。

  整改成效的取得,根本在于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的落实。在整改落实工作中,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党委(党组)切实担负起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主要责任人担负起了第一责任,将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围绕巡视组反馈的突出问题,一条一条制定改进措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深入推进。同时,针对一些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通过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形成综合效应。

  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党组织要坚守责任担当,在发现问题上狠下功夫,在运用成果上务求实效,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回应社会关切,赢得党心民心。(何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