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灾害救助研究中心成立暨与贵州民族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17.08.2017  11:20

8月16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灾害救助研究中心成立暨与贵州民族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我校花溪校区第一会议室举行。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院长、原民政部救助司司长王志坤、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执行院长宋宗合,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韦维、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忠平出席,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贵州省民政厅及贵州民族大学相关代表参加。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林均主持。

会议现场

 

副校长韦维致辞

韦维代表校党委行政对王治坤院长、刘忠平副厅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说,很荣幸见证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灾害救助研究中心的成立,感谢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和省民政厅将中心的办公地址落户贵州民大,并与我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民大将借助这一平台做好服务社会工作,鼎力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心的快速发展,培养、吸引、聚集本领域的尖端人才,加强我省防灾减灾救灾专业人才建设,为构建防灾减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会上,宋宗合代表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宣读《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关于成立灾害救助研究中心的决定》。

为推动灾害救助研究工作,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决定成立灾害救助研究中心,办公地点设于贵州民族大学。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职责是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研究、开展自然灾害评估、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的培训、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收集整理编印内外防灾减灾救灾的成果、配合政府开展灾害救助等。

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执行院长宋宗合宣读《决定

 

 

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院长王治坤讲话

王治坤就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的成立背景、研究工作作介绍。他说,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决定成立灾害救助研究中心设在贵州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贵州省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省份、各项社会救灾任务繁重;二是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贵州省民政厅多年来在救灾、低保等社会救助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出许多值得全国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有做好研究的工作基础;三是,贵州民族大学有一支强有力的专家学者研究团队,将会大大增强中民社救助的专业性研究力量、助力挖掘灾害救助的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深度。此次三方合作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对推动贵州乃至全国的灾害救助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最后衷心希望中心能严格按照国家、民政部以及研究院的章程和宗旨办事,坚持公益属性、加强内部管理,努力发挥好智库平台桥梁作用,聚智聚力,攻坚克难为贵州及全国的救灾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忠平讲话

刘忠平表示,贵州灾害频发,救灾任务艰巨,政府工作主要多集中于抢险救灾,对理论研究尤其是自然灾害的相关理论较为缺乏,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灾害救助研究中心的成立及与贵州民族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意义重大而深远。通过搭建这一平台,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多方面工作,深化防灾减灾救灾研究,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强大的智库支持。此次合作,必将会取得好成果,努力向政府、社会做贡献。

双方签署协议

随后,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灾害救助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并与贵州民族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合影留念

 

( 文/图 潘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