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让贵州黔西南“苦山坳”有了“甘甜”
新华社贵阳6月12日电 题:中药材让贵州黔西南“苦山坳”有了“甘甜”
新华社记者汪军
在广东一家家具厂打工4年后,王飞决定回老家。两个星期前,他在家门口开始了新的工作:看管护理仿野生铁皮石斛。
王飞的家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他现在安龙县西城秀树有限责任公司上班。2013年,公司在安龙县栖凤街道坡脚石斛谷流转林地3200亩,储备树栽铁皮石斛一年以上驯化苗850万丛。走进石斛谷,青杠树上用黑色条带捆绑的铁皮石斛青翠嫩绿,三三两两的村民背着背篓在林间采摘。
近年来,安龙县因发展铁皮石斛而逐步成为贵州省中药材重点县。西城秀树公司负责人孙墅东告诉记者,当地贫困户在铁皮石斛基地就业,月收入超过2000元。
者贵村村民陈健是布依族,目前在孙墅东的基地上班。记者在基地采访时,她忙着加工枫斗。所谓枫斗,指的是铁皮石斛加工炮制后形成的螺旋形加工品。“不被风吹雨淋,没有肩挑背扛,每个月就能赚2000块钱。上有老下有小,家门口上班最合适了。”她说。
坡脚石斛谷目前已建成268个炼苗大棚共288亩,发展石斛林下种植核心示范3200亩,带动750户村民增收。
两年前成立的大秦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依托大棚发展起了中药材。
走进大棚,灵芝、白芨、三叶青等中药材尽收眼底。公司总经理王利宏介绍,目前已建成中药材驯化育苗大棚12个,已育苗3万株。贫困户通过承包大棚,以成本价获得中药材苗木,公司无偿提供技术并负责回收。不承包大棚的,可以在公司上班。
附近村民雷国会在这家公司上班。记者在大棚里见到她时,她忙着浇水,她说:“在自家地里干活,经常是一身太阳一身雨,现在大棚里感觉轻松,每个月工资有1800元,离家近。”
黔西南石漠化较为严重,不少地方岩石裸露,种植难发展。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山旮旯人生活一天一个样。过去,“满山石旮旯,缺水少泥巴;只见姑娘嫁出去,不见媳妇来安家”,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是黔西南义龙实验区德卧镇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德卧镇大水井村村民陈洪告诉记者,这首民谣如今正在被另一首民谣所取代:“石旮旯种金银花,一家老小全靠它;又好看来又找钱,金银花变金娃娃。”金银花是传统药材的一种,陈洪今年发展了15亩。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能产600斤,平均10斤能晒成3斤半成品,每斤半成品10元。“以前,这石旮旯地方水土不够,连玉米都种不下,哪有什么收入?”他说。
贵州坚持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黔西南中药材产业已带动6.3万户贫困户共24万人脱贫。中药材产业让山旮旯人生活一天比一天甜。
[责任编辑: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