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
截至目前,山东省临沂市共建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80家,其中国家级18家、省级115家、市级147家,位居全省前列。平台共聚集科技型企业153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66家;共有研发人员37362名,科研投入累计达194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355个,授权发明专利2187件,发表论文1733篇,出版科技著作187部,主持或参与制修订标准1027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019项;今年1-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97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82%。
一、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基本情况
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全市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孵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对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具有重要的载体支撑作用。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及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等,是某一区域、某一企业创新实力的直接体现,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行业唯一性和排他性,代表了该领域全国科技创新最高水平。
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企业创新平台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面积达23.8万平方米,科研设备9007台套,原值达1.73亿元;累计投入科研资金49.85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66项,授权发明专利700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技术标准225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40项;带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91.1亿元,科技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21.8。鲁南制药集团设有中药制剂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承担研究课题300多项,产品有41个达到国际先进、55个达到国内领先,获得国家新药证书105个,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科技进步奖27项,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中列34位,连续14年纳税过亿元,连续4年纳税居临沂市工业企业第一位。
二是科技合作创新平台有效整合了国内外创新资源。已与国内120多所大院大所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累计引进国际高层次创新人才110人,组建创新团队6个、核心成员80多人;引进院士32 人、团队150 余人,组织实施科研项目80 项,项目完成后将实现产值42.8 亿元,利税6.3 亿元,增加就业5220 人。在产业联盟建设上,牵头组建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家,成员单位52家,累计投入研发经费4亿元,吸引研发人才1067人,共享科研仪器295台套,承担国家级项目17项,突破关键共性技术32项,取得核心技术成果42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23项,形成各类技术标准9项,组织对外技术转移25项,对外推广标准7项。
三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了一大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全市共建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其中通过国家认定的3家(国家级2家、省级1家),孵化面积7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1170家(在孵1020家,毕业150家);孵化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6.8亿元、利税5.1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6300多个。临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累计吸纳培育企业530家;目前在孵企业206家,建有各类研发机构2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0多项,承担国家项目22项、省级项目51项。临沂科汇高新技术创业园(国家级),共入驻软件企业118家,集聚了IBM、清华紫光、软通动力、拓普网络、机客网络、东忠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IT产业形成了明显的集聚效应,2015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火炬计划软件基地(全省共3个)。临沭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省级),现有入驻中小企业84家,累计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0余项,获得各类奖项70余项,拥有专利著作权110余项;实现业务总收入4.3亿元、利税84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400多个。
四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有力推动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全市共建有5个科技创新产业基地、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培育了27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其中过50亿元4家,过100亿元2家,10家企业进入全市纳税百强企业榜单。今年上半年,5个基地相关产业共完成销售收入629.94亿元,利税54.12亿元,占所在县区总产值、总利税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8.5%、47.8%。
五是科技服务平台为加快科技创新提供多方服务。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公共科技服务机构20家,建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每年服务企业2600家以上,2014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数33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27亿元。临沂应用科学城投资5.9亿元、建筑面积16.8万平米,已有中科院临沂技术转移中心、山东省科学院临沂分院、临沂市中德创新中心、上海股权交易中心等18家机构入驻,将成为未来临沂科技创新的龙头。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临沂分中心依托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的人才、设备、资质等优势资源,在新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建立、行业管理等方面提供分析测试服务,降低了用户检测成本,有力支持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市研究院投资600余万元,建设了机械装备、粉体材料、自动化工程三个研发中心,为全市提供行业技术创新服务。
二、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措施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孵化体系,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当前全市人口多、经济相对欠发达、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少,要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走在前列”的要求,必须强化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强化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以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化,努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孵化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转调创提供载体支撑。
(一)领导重视,政策引领。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将其正式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市领导亲自研究指导创新平台发展重点。在发展政策上,先后出台了《临沂市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临沂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资金。自2011年以来,市级以下财政科技投入平台建设经费6076万元,争取国家财政科技投入15459万元、省级10787万元,带动平台依托单位投入经费49.8亿元。各县区也设立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初步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层次分明的平台奖励资助体系。
(二)围绕产业发展谋划平台布局。坚持科技创新与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相结合,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来谋划创新平台战略布局,覆盖了8个传统支柱产业和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临沭新型肥料产业优势,争创了2个国家级、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引领金正大、金沂蒙、史丹利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建成了国家火炬计划复合肥特色产业基地、省级新型肥料创新型产业集群,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以上;其中金正大集团建有国家养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开发企业重点实验室、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成为肥料行业全球领军型企业。
(三)发挥企业主体地位。2013年后,企业创新平台数量大幅度增加,企业创新平台数量占全市创新平台数量的比例已达90%以上。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引导常林集团、山东临工、山重建机、蒙沃变速器、卡特重工、金利液压等骨干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争创了节能液压元件及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个国家级、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创建了国家工程机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其中,常林集团依托创新平台,承担了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27项,获得补助资金10.7亿元,授权发明专利52件,取得科技成果33项,关键核心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成功实现了有传统机械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的转型,成为国内液压领域领头羊;山东临工先后承担了20余项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制定了24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成为全球五大装载机械制造企业之一。
(四)坚持“人才-平台-项目”协同推进。临沂市委、市政府在“三引一促”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引技术、引人才的重要任务,将引人才、引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科技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吸引高端人才、转化技术成果的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载体支撑作用,推进“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化发展。今年以来,依托创新平台共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121项,共累计引进和培养国家“千人计划”12位、省“泰山学者”专家13位。鲁南制药集团依托创新平台先后引进博士20多人、硕士1000多人,由院士、博士、硕士等组成的“手性药物创新团队”被省政府评为“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今后,将以全市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孵化体系建设为统领,强化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支撑,坚持“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化,努力加大培育力度,争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为实施企业二次创业、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贡献力量。一是在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加大企业创新平台培育力度,力争在木业、酶制剂、冷链物流、中药、新材料等领域新创建一批省级以上企业平台,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区,确保平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位置。二是加大企业孵化器建设,力争将临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将应用科学城、临港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创建成省级企业孵化器,各县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孵化器,鼓励大型企业、成功企业家、科研机构和专业投资人参与建设专业孵化器,打造服务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开放共享的“众创空间”。三是积极探索新型研发组织建设,鼓励各类创新平台实行法人化运行机制,创建基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共建的产业研究院,构建创新平台产业联盟,为全产业链提供技术服务,推动全市各行业技术进步。四是加快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技术市场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金融孵化平台、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