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科考专家“验真身” 石桥穿洞“价不菲”
26.01.2015 19:36
本文来源: 新华
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26日电 一直以来,位于贵州省丹寨县石桥景区内的穿洞,它的结构怎样、价值几何,都是有关专家与地方政府所探究和关注的焦点。近日,由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有关专家组成的科考队,到穿洞进行全面勘探,为石桥穿洞“验身定价”。
石桥,被誉为“古法造纸之乡”,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法造纸的传承地和保护所。而穿洞,则被当地人视为古法造纸的圣地所在,因为用穿洞流出来的泉水造纸,更具古韵。穿洞,由干穿洞和水穿洞组成。从远处观望,干穿洞像是一座巧夺天工的天然石桥,高三十余米,宽二十余米,长一百余米,嶙峋怪石、山涧小溪、变色水潭随处可见。水穿洞,更像是大自然恩赐的福地洞天。偌大的洞口不仅有四季不断的涓涓流水,还有石桥人的古法造纸坊,整日忙碌。
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科考队员乘木舟缓缓进入漆黑的水穿洞内部,借助灯光,可以看到河道两旁,长满了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笋。十多分钟的船程过后改步行,原封原样的水穿洞内部令前行十分困难,时而涉水、时而泥泞、时而攀壁、时而爬行。一路上,经成千上万年形成的钟乳石奇观更是随处可见。
通过近六个小时的实地勘测,科考队员得出初步数据和结论,水穿洞洞深一公里左右,最高三十多米,最宽二十多米,不与外界相通,最后三十米为水源源头,只能借助皮艇前往。石桥穿洞为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极具科考和开发价值。
近年来,民族文化旅游和自然生态旅游,成为丹寨县特色旅游的靓丽名片。石桥作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如今“身价不菲”的穿洞加入,更将成为助推丹寨县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又一重要资源。(杨武魁 肖伟)
本文来源: 新华
26.01.2015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