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家为安顺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传经送宝
秉承民族文化 提升安顺品牌
——全国名家为安顺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传经送宝
核心提示
2014年,随着黄果树大瀑布景区步道二期改造工程的建成开放;直飞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昆明的航班已经开通,今年内还将开通成都、青岛的航班;贵广、沪昆高铁陆续开通,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完善;安顺屯堡古建筑群重新规划修整,安顺旅游发展升级版掀开了新篇章。
10月12日,2014全国名家看多彩贵州暨“天下贵州人·贵商万里行”全国媒体大型采访活动之“全国名家谈安顺旅游发展升级版”座谈会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汇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叶辛,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商传,中国民俗专家扎西刘等文化名人、学者、商人到安顺考察,并在为安顺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传经送宝,为安顺明年承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出谋划策。
叶辛:留住脚步带走感动
以前,来黄果树旅游的旅游团如果时间紧,是不会到安顺城里来的,因为安顺城内没有形成与黄果树配套的民俗游旅游项目。而现在,屯堡群落、旧州镇、浪塘村、兴伟石博园、多彩万象旅游城、民族音乐剧《阿依朵》,不仅景色优美、文化深厚,而且设施齐备,游购玩一体化。旅游是什么?是寻找差异,游客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到异地,依然是吃喝拉撒睡,为什么?是为了寻找差异,是为了感知不同。而要让安顺旅游有吸引力,火起来,就要制造差异。
在参观天龙屯堡景区时,叶辛提出两个建议。第一个是,宣传屯堡旅游应该注重600年前明朝屯军这一重要历史。600年前,明朝军队为什么选择驻扎在安顺屯堡?他们的目的是消灭云南残余势力,为何不选择在更近一点的六盘水周边?
他认为,明朝军队之所以屯兵在屯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发现屯堡具备较好的区位优势,山水好,气候宜人,适合人生存。所以,他建议安顺宣传屯堡旅游时,可以从这方面大作文章。
另一方面,他建议在开发像天龙屯堡这样的旅游景点时,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留,注重细节。比如,景区修筑的墙壁石头太现代,缺少传统屯堡的古韵味道,建议多保持屯堡当地的传统特色。
在浪塘村,浪塘新农村的打造让叶辛眼前一亮:前些年,我们国家一直都在发展城市,如今看到贵州安顺基层农村变化很快,他心里感到很欣慰。西秀区区长张勇拿着安顺的特色“金刺梨”让叶辛老师品尝,“真的很好吃,我走过很多地方,属安顺的金刺梨最好吃。”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搞旅游,也都在争取游客。要搞好旅游业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让游客留住脚步,二是让游客带走感动。但世上的景点这么多,如何做到这两点呢?就是要让文化和历史活起来。
叶辛去乌拉圭的时候,很多人建议他一定要去一个叫白房子的景点看看。原来,这是一个画家设计出来的人工景点。白房子坐落在半山腰上,通体白色,远远望去,犹如白雪砌成,童话一般美好。这座白色的房子并不大,甚至还没有一些别墅大,但里面摆放了这位画家的很多作品,而且从白房子任何一个窗户看出去,都是不同的美丽风景。游客在这里一坐就可以是一天,惬意地喝咖啡聊天,没人不夸那里好。
叶辛曾带朋友到黄果树旅行,一向不喜欢拍照的朋友被黄果树的美景深深震撼,拍了100多张照片发在朋友圈。叶辛说,黄果树大瀑布景区是安顺的金字招牌,如今建设规划得更加科学,养眼的绿是有了,还应该多种花。比如陡坡塘附近应该像个花园一样,色彩再丰富些。旧州镇浪塘村植被生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都细致考虑到了,接下来就是做出品牌效应的问题。
叶辛一直关注屯堡文化。10年前曾在《新民晚报》“十日谈”栏目内连续发表了10篇“罕见的屯堡奇观”系列文章,引起各界关注。一次,在接待韩国文化界人士时,他穿了一件经过现代设计的贵州布依族的民族服装。没想到,这件衣服让他在众多西装衬衫甚至唐装里大放异彩,引来众人的争相合影。后来,这件衣服被儿子借走不还了。
叶辛的儿子在屯堡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脸子》,获第九届四川国际电视节人文类“金熊猫最佳纪录短片奖”。《脸子》以屯堡独具特色的面具“脸子”为线索,揭示了安顺一个小村落中民族的纠葛。叶辛说,屯堡文化需要有地方法规来保护,在此基础上有力度地改良屯堡服饰等当地特有的活态文化现象。他认为,民族地区的人就应该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走进上海北京,走向世界。
商传:用民族文化感染游客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安顺全力以赴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以该市列入全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的9个景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安顺旅游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明确了紧紧依靠黄果树这一全省旅游龙头,构建大黄果树旅游圈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全市一盘棋,改革深入化、市域景区化、产品多元化、营销数字化、服务规范化”的发展战略。
商传表示,安顺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安顺不仅有绿水青山,还有少数民族风情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有这么多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怎么打出去,让大家都知道我们,这才是旅游发展的重点”。
他表示,比起沿海,贵州发展相对较慢,但慢有慢的好处,当然不能永远慢。他说:“过去我们发展滞后,是不足,现在却变成了我们的强项,因为发展滞后,所以绿水青山还在,而别的地方没有。”安顺应该注重从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方面做大宣传,让大家都了解安顺。
“现在知道屯堡的人越来越多,来这里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还要继续造声势,做一些强大的文化背景,让来的游客不只是观光,还要领略厚重的文化韵味,这样才能真正吸引游客——600年的东西上哪找去啊。”商传表示,以屯堡的自然风光加上深厚的屯堡文化来作宣传,对安顺屯堡旅游的发展会有很大好处。
情系屯堡,心在安顺。这是商传为安顺书写的。他希望贵州安顺把明朝的故事讲好。奢香夫人、沈万三、王阳明、王应龙、杨文聪,这些与贵州息息相关的古人与明史将成为安顺塑造以“大明遗风”为核心的文化景观。
他说,我来贵州的次数并不多,这是第二次到安顺,这里美得让人震撼。对于安顺,我却有着强烈的感情。
几年前,商传曾带着夫人到安顺有过短暂的旅行。在安顺,商传与夫人无意间品尝到了糟辣椒做的美食。不料,就是因为这一顿饭,让商夫人从此念念不忘安顺糟辣椒,她还特意带了好几瓶糟辣椒回北京。“那以后,她每次炒菜都要放糟辣椒。”很快,糟辣椒用完了。商夫人急了,去各种大小超市寻觅,但仍一无所获。后来,她找到一个菜场,问了很多人,终于找到了一个来自贵州的卖菜大妈。贵州大妈被商夫人的喜好感动,答应定期给她做糟辣椒。“像糟辣椒一样的贵州特产,会让很多人爱上,建议安顺在这方面动动脑筋,让糟辣椒像老干妈一样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由此可以看出要想让一个游客记住一个地方,爱上一个地方不仅仅只是景色,还有美食和这个地方的民族文化。
商传认为,留住旅客并非易事,要想留住游客的关键之一就是要让游客爱上这个地方独有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安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民族传统节日这样的方式来展现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最为直观的方式,它往往能够生动真实地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打造精品民族传统节日这种方式,让游客感受这个民族的独特魅力,让民族文化去吸引游客,感染游客的心。
扎西刘:来看明朝那些事
随着安顺旅游的发展,遗产保护和当地人现实生活的矛盾渐渐凸显。在打造旅游产品的同时,还原其真实性,保护这种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同文化之间是需要尊重、宽容和理解,旅游是传播遗产价值的重要途径,遗产地有遗产主题的旅游产品,但是,遗产本身不是旅游产品。
扎西刘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挖掘南京民俗传统文化。他寻访沈万三的足迹,用了5年时间,走遍5省,考证和推测出一个大胆的结论:沈万三后裔在贵州天龙屯堡。
对于曾经扎根搞田野调查7个春秋的天龙屯堡、云峰八寨,扎西刘有太多的情结。当他第33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看着街道上熟悉的青石老房,回想当年走过的路,见过的人时,一切恍如昨日,却又和过去大不相同,感慨之余,更有着对这片曾经让他魂牵梦萦的土地不舍的情怀。
为了真实地了解这里的婚俗,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扎西刘几乎采访过居住在这里的每一名妇女,从山歌说到手工,从家谱到习俗。
“经过大量的走访后,我发现在这里居住的是真正的南京人,也正是这里的人们保留着后来的南京文化。”扎西刘说。
从1999年开始研究沈万三以来,10多年了,走访、考证、被认可,这一个过程说来容易,但对于扎西刘来说,却是怎样一个艰辛的过程。说起为什么要对沈万三进行深入研究,扎西刘说,沈万三被称为“沈善人”、“沈富人”,就是因为他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商德。
7年驻扎屯堡,扎西刘用时间、用心记录了屯堡的山山水水和与屯堡少数民族同胞度过的每一份喜悦。2009年,他拍摄了天龙屯堡每个妇女的照片,并将她们的婚嫁故事记录下来。他还把75岁以上屯堡人的声音做了采集。在他看来,这是一笔宝贵的人文财富。
谈及这些年在安顺的生活,扎西刘说,安顺旅游要有安顺制造,屯堡的领军人物就应该是富可敌国的大商人沈万三。屯堡作为沈万三的故居是其经商生涯一个重要转折点的所在。他在这里悟出了经商之道在于德,从此转变了他一生的经商理念……这些传奇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屯堡山歌、安顺花灯、安顺地戏、普定穿洞文化等,可以用“梦回明朝”的内核串联起来,真实的历史故事来讲述安顺的魅力。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要了解大明遗风,要看明朝那些事,就要到安顺来,只有到安顺来。
延伸阅读 实现安顺旅游价值最大化 黄果树风景名胜及屯堡文化入选双遗产预备名录
安顺市正在凝心聚力,努力打造旅游升级版,全面启动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全力筹办贵州省第十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贵州安顺云山屯古建筑群”已列入贵州“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上报国家文物部门,有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屯堡文化走出去,政府和民间共同发力,将屯堡文化融入“原生态秘境·避暑胜地”多彩贵州旅游文化推介活动中。
2005年7月15日,20多名来自贵州安顺市的屯堡人去到南京,他们要在那里寻找600年前的记忆,寻找时事变迁的亲人,他们要在南京寻根,寻找族谱上的基因和那久违的乡音。他们还向祖籍地南京的市民介绍屯堡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2006年9月,“贵州屯堡寻根团”踩着名城会的鼓点再次来到南京夫子庙,盛情邀请同根同源的南京市民去贵州纳凉、旅游,体验600年前古老的南京文化。
2007年9月22日,2007中国·安顺(平坝)屯堡文化旅游节开幕首日,600年明朝神韵依存的天龙屯堡景区,吸引了6000多名境内外游客;而“屯堡文化”和“江南首富”沈万三后裔见面会,引来数百名省内外史学界、民俗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85家国内外媒体记者聚焦。时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余未人为“中国屯堡文化之乡”、“中国屯堡文化研究基地”平坝县授牌。中华口碑中心、香港世界遗产研究院、香港中国城市研究院、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中心等8家单位联合授予天龙屯堡“中国明代军事文化与沈万三遗产主题公园”称号,天龙屯堡同时入选100个中国主题公园口碑金榜。
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戏,又称“跳神”。2008年7月30日,在南京寻根会上,来自屯堡的民间艺人表演了一出“三国戏”,让在场的南京人大饱眼福。
2013年2月22日,以“600年梦回故乡·金陵再叙亲缘”为主题的贵州安顺屯堡沈万三后裔寻亲祭祖主题活动,在南京老门东文化民俗一条街掀起高潮.祭祖仪式、屯堡地戏、对山歌、万三公酒开坛仪式等,以民间文化形式,不仅传递着屯堡与南京间的亲密地缘之情,展现了屯堡的传统文化。
2013年7月12日,南京旅游学会专家学者考察组一行8人来到安顺市西秀区屯堡村寨,参观大明遗风浓烈的建筑、服饰,感受那流传几百年不变的屯堡乡音与饮食文化。专家学者们纷纷感慨,安顺风景很美,安顺屯堡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值得大力宣传与推介。
2012年7月13日,在中国贵州·安顺首届屯堡高峰论坛上,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商传认为,密布于各地的屯堡,就像是一部活至今日的明朝历史,是探究明代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历史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料。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佩琦认为,为了复原安顺屯堡,也需要复原安顺屯堡周边地区的原貌,复原明代史上的贵州乃至明朝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安顺屯堡研究不仅是研究明代贵州史,也是研究明代史的重要切入点。
自此,屯堡文化进入深层次的研讨中。据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安顺市文联主席姚晓英介绍,首批30处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其中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及屯堡文化成功入选,成为我省惟一进入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自2007年始,安顺每年都举办屯堡文化旅游节,召开屯堡文化研讨会、论坛等活动,邀请域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梳理屯堡文化的沿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