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帮助福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纪事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
——习近平同志帮助福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纪事
从闽东福鼎市的磻溪镇出发,沿山间公路盘旋23公里,有一个青山环抱的畲族村——赤溪。这里被称作“全国扶贫第一村”,穷村巨变的故事,远近闻名。
羊年春节的畲村沉浸在幸福之中,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让村民格外激动:“习总书记夸赞我们村啦!”
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30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小康村’。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时光回溯到20多年前。从1988年6月调任宁德地委书记起,习近平就和闽东畲族群众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倾力推动包括畲族群众在内的闽东人民脱贫致富。在《摆脱贫困》一书的《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等专门篇章中,习近平对民族地区脱贫致富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在调任福州市委书记、担任省委和省政府领导后,习近平依然深深牵挂着少数民族群众。为帮助他们和全省人民一道致富奔小康,习近平亲力亲为,制定帮扶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增强“造血”能力;走村入户,关心百姓疾苦,为他们摆脱贫困想方设法。
踏着新春的节拍,本报采访组走进宁德、福州等地,与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一起回忆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情系少数民族群众,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下他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信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的生动实践。
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这是一个原则。我们有必要深刻思考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问题
“我和畲族是有缘分的……在闽东,我耳闻目睹了畲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畲族地区的繁荣进步……今天,我虽然离开了闽东,但时常还会回忆起畲乡的山山水水,我的心系着畲族人民。”
1999年,在《一切为了畲族的发展——〈畲族社区研究〉序言》中,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这样写道。言之切切,情意深深。朴素的话语背后,是习近平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深厚感情。
福建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近80万。其中,畲族人口全国最多,目前共有36.55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
从1985年6月调任厦门,到2002年10月调任浙江,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里,习近平始终心系少数民族群众的冷暖,牵挂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宁德是我省和我国畲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全省三分之二的畲族人口聚居于此。畲族自称“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1988年6月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后,就特别关心这些山区居民。他既从一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着眼,又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大局着眼,他当时说的话、做的事,今天重温起来仍觉得振聋发聩。
“民族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做好民族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989年1月,在宁德地区民委第七次委员(扩大)会议上,习近平从战略高度阐述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
多次深入畲乡、走进畲族群众中,对民族问题,习近平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思考。1989年6月,他写下《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系统阐述了做好民族工作的大略方针。
“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这是一个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有必要深刻地思考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几个问题,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在这篇后来收入《摆脱贫困》一书的长文中,习近平写道。
1990年4月,习近平开始主政省会福州。虽然福州的少数民族人口相对不多,有8万多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3%,但习近平依然保持着对做好民族工作的思考,对少数民族群众依然牵挂在心。
1993年6月14日,习近平顶着烈日,翻山越岭,驱车来到大山深处的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看望畲族群众。得知全村已通水、通电、通路,当年村民人均收入能达到1400元,习近平满意地笑了。
他语重心长地说,民族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保证,意义十分重要。
习近平还嘱咐乡、村干部,要因地制宜搞好扶贫开发,着力发挥本乡优势,做好山的文章;要引进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在林竹深加工上下功夫,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要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时任霍口乡乡长兰贵春回忆说:“那天,习书记始终带着笑容和大家交流,亲切温和,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他至今还珍藏着当年的笔记本。
贴心的话语,是温暖,更是激励。多年来,霍口畲乡群众大力发展食用菌、毛竹等特色农业产业和畲乡旅游,收入节节高。目前,仅种植食用菌,一年就可净赚3000多万元。
担任省委和省政府领导后,习近平在繁忙的工作中,仍时时关注少数民族群众。每年,他都深入包括闽东在内的少数民族聚居乡村调研考察、看望慰问。
做好民族工作,发展是第一要义,首先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在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就认为,民族问题更集中地反映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
主政福州期间,他在刊于《福建民族》1994年第6期的署名文章《搞好民族地区经济工作,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中,更提出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的科学论断。
1996年8月5日至10日,习近平专程到闽东调研指导奔小康工作。“全省能否实现小康,关键看闽东。”他指出,闽东地区民族工作要突出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个重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证他们与全区、全省同步进入小康。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迫切的就是摆脱贫困。这是基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作出的战略判断。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宁德大多数畲乡商品经济不发达,有的还处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状态;畲族群众大都居住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活较为困顿。总体而言,“闽东畲族的贫困面还比较广”。
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全国性扶贫攻坚工作的序幕。
到任宁德地委书记后,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习近平敏锐地提出,当时闽东的老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区情、区力根本不具备跨越式发展、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应当把以解决吃饭穿衣住房问题为内容的“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并特别强调:“考虑闽东的脱贫问题不能不考虑畲族问题。”
摆脱贫困,千头万绪,当从何入手?
“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1988年9月,习近平在到任宁德3个月后写下的第一篇调查报告《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中,给出了有力回答。
人穷不能志短,更要振奋精神往前奔,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无论是在闽东,还是在福州,再到省委和省政府任职,习近平始终强调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苦干实干求发展。
精气神足了,摆脱贫困的步伐才能更坚定。在习近平的激励下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东山村的变化,就是生动一例。
1999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到福安市康厝乡东山畲村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