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少年宫:建农村娃的“精神食堂” 让梦想飞翔
这是一封来自印江县木黄镇民族小学乡村孩子的信,信里这样写道:“有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我们的梦想能在这里放飞,我们的才艺能在这里展示,我们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学到很多东西,我们这些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我省自2011年启动乡村少年宫项目以来,全省乡村少年宫已达616所,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搭建起“精神食堂”和“梦想舞台”。
多元投入
乡村少年宫突破600所
截至201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经费1.07亿元,支持我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416所,省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资金5500万元,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200所。
为加大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建设力度,我省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一方面加大省级财政投入,以每年50所的数量按照中央标准配套建设。
全省各地还积极号召社会力量通过共建、冠名、挂牌、捐助等方式支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如贵阳、遵义、安顺、黔西南州等要求文明委成员单位参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组织文化、科技、体育等“学雷锋”志愿者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对口帮扶;六盘水市盘县松河彝族乡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则得到当地企业家赞助198万元,修缮了塑胶运动场、活动室、留守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
多彩活动
农村孩子享受文化大餐
在黔东南州黎平县,乡村学校少年宫把经典诵读纳入活动日程,重点选读《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等中华经典,让学生“儿时能背,终生难忘”。
如今,遍布全省各地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开展各种特色活动,传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培养孩子们的一技之长。舞蹈、乐器、书法、棋艺、手工、科技、经典诵读……丰富多彩的德育、艺术、科技制作、体育活动,成为我省各乡村学校少年宫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配置”。
打陀螺、踢毽子、扭秧歌、跳竹竿舞、武术操、打金钱杆、板凳舞、跳绳、踩高跷等九个传统体育项目成了福泉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招牌活动。而在贵定县新铺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衫龙”文化传承表演队已经远近闻名。同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技艺学习,在三都县乡村学校少年宫火热开展。
多方合力
辅导员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在大力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同时,我省各地通过整合校内校外力量,打造出一支支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的辅导员队伍。荔波县瑶山民族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聘请民间艺人担任校外辅导员,为孩子们带来了猴鼓舞、竹筒舞、陀螺、瑶族木鼓、瑶族刺绣等传统项目课程,培养了孩子们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认知、兴趣和爱好。
我省一方面坚持以学校教师为主要力量,积极开展辅导员队伍培训。国培、省培计划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依托“千校万师”培训工程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教师专题培训班,以德育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
另一方面,动员有热心、有能力的社会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通过整合校内校外教师资源,建立起了一支支稳定的专、兼职辅导员队伍。贵阳市开展“十大校外辅导员”评选,鼓励社会人士积极参与;黔西南州统一招募220名校外辅导员志愿者,与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结对辅导,有效缓解学校文体美教师紧缺难题;六盘水六枝特区龙场乡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聘请省书法协会会员、专业美术老师、农民艺术家等社会艺术专才15人担任书法、美术、音乐等校外辅导教员。记者 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