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全市教育教学水平

30.03.2016  19:06

  六盘水市属于边远地区和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受到区位和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乡村学校占据了绝大多数,从事乡村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市教育的兴衰。但是,乡村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不尽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乡村教师队伍现状
  
  近年来,乡村教师队伍数量不断充实,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乡村教师数量偏少,有编无人现象十分普遍。乡镇教师严重不足,特别是一些村校教学点,个别村校教学点仍存在一校一师的现象。二是乡村教师结构比例失调。中老年教师与年轻教师数量相差悬殊。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相吻合。三是乡村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由于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都已达标,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难以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
  
  二、对乡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
  
  根据调查,全市乡村教师数量偏少、结构比例失调、教育教学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农村自然条件较差,教师不愿在乡村工作。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甚至最起码的办公设备和起居条件都不具备,大部分教师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偏远乡村工作。一些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乡村教师纷纷涌向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谋职,有的干脆跳出教育部门,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又不愿意到偏僻乡村任教。
  
  二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基础设施落后。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投入相对偏低,乡村学校没有基本的体育、音乐、美术及其他活动课教学设施,教学用房有的都成了严重的危房,很大一部分乡村教学点一个教室同时容纳两三个班级学生上课。
  
  三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教师福利待遇偏低。现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学生不交任何费用,学校没有经济来源,而当地的经济发展又相对滞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办公经费,教师没有午餐费,再加之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校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致使学校长期负债运转,教师的福利待遇无力改善。
  
  四是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严重脱节。乡村教师队伍起点学历偏低,绝大多数达标学历主要通过“三沟通”、“函授”等进修方式取得的,相当一部分师资是民转公和代课教师,急需进行教学水平提高培训。但大多数乡村教师因学校教师不足,无法协调其他教师代课,均放弃了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致使教师继续教育受到限制。
  
  五是受经济大潮的冲击,教师缺少敬业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乡村教师耐不住“清贫”与“寂寞”,在拜金主义思想的鼓动下,动摇了自己的事业心,有放弃教育工作“下海”经商的念头,个别仍战斗在乡村的教师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想方设法从事 “第二职业”,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精力被分散,教师敬业精神严重不足。
  
  三、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是要改善乡村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解决好他们的福利待遇,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让他们走得进,留得住,乐于为乡村教育事业做贡献。
  
  一是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地位。教师的地位包括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无论一个人的“官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职业有多好,追本溯源,必然师出有名,也就是说,一定受到过老师的启蒙和培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个人对老师要有感恩之心、报恩之举,社会对老师要有尊师之风、敬师之礼,而感恩之心、报恩之举、尊师之风、敬师之礼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尊重老师,关心老师,爱护老师。要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代表,教师职业要与公务员职业摆在同等的位置。要依法落实教师的工资待遇,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保障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优先考虑教师按规定应享受的津贴、补贴及福利待遇,千方百计改善教师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山区、艰苦地区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建设好乡村教师公租房,逐步完善各类学校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专心从教、热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二是要加大财政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改善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薄弱、偏远的农村地区倾斜。为了保证将有限的教育资金用于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各级财政部门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直接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加强对乡村学校的危房改造、校舍建设、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购置等,切实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夯实乡村学校的发展基础。
  
  三是要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壮大乡村教师队伍。对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而言,一方面是留住现有教师,让他们安心从事乡村教育,另一方面是引进优秀教师,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应把就地培养与对外招聘相结合,一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教师发展规划,加强本校优秀教师培养,让一些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代课教师加强进修学习,尽快充实到乡村教师队伍中来;二是实行人才定向培养,与省内师范高校合作,在县内选拨家庭困难、学业优秀、有志于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的高中毕业生定向委托培养。学生入学前与政府签定培训合约,在其学习期间,政府在学费、生活费上给予适当补助,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到当地乡村学校工作一定年限才可流动,以解决乡村学校缺乏优秀教师的问题;三是实行对外招聘,将一些高校优秀毕业生吸引到乡村教师队伍中来,可由人事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定期到省内师范高校进行招聘,经严格审查合格后即签定合约,让学生毕业后就能立即到学校上班,既解决了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进一步充实了县内乡村教师队伍力量。优秀人才引进以后,既要加强考核,也要做好帮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政策便利,从工作上、生活上和思想上关照和帮助他们,使他们安心教学、潜心科研。
  
  四是要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乡村教师教学水平。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首先应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培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活动,坚定理想信念,突出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让教师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职业道德水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教师以坚定的职业操守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其次,应根据本学区、本校点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优秀教育工作者“请进来”,让我们的教师“走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一是增加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对全体教师采取轮流学习的方式,每校每学期安排一至二名教师到市、县进行提高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其它学校进行听课,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二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课讲学,以帮助教师增长新知识,开阔新视野,进一步传递现代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三是加强教师每年度的集中培训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以校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中培训学习;四是以乡镇中心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好平常教研活动,每学期可组织一至二次的学区教研活动,学区教研活动涉及的人数不多,范围小、规模不大,便于组织,有利于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在一起互相切磋教法,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五是要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切实解决教师后顾之忧。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留住优秀教师关键所在就是要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目标就是尽量向城镇教师的收入标准看齐。通过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和待遇,使农村教师成为令人仰慕的职业,有令人羡慕的收入,这样才能留得住人。解决了教师的待遇,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留住了教师的心,农村教育才有希望。一是实行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津贴的标准要达到稳定农村师资队伍吸引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的目的,除了与城镇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农村教师的生活补助费、交通费及下乡补助费;二是建立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在严格考核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分层次给予一定数量的奖励,以激发骨干教师的工作热情;三是要切实解决好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让他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办公、休息场所,使他们能够静心、全心投入教育教学,以创造最佳教学业绩。
  
  六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为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必须把政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一是正确评价农村教育,对农村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不能搞一刀切,要有农村学校的评价标准;二是农村教师或到农村工作的城市教师在职称评聘上,要放宽条件,不受指标的限制;三是城镇教师职称晋升时要求必须在农村学校工作一定时间才可聘用和晋职;四是落实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把城镇学校优秀教师派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的教师定期到城镇学校学习培训,不走过场,落实到位;五是调整农村教师学科结构,对非专业的教师,由县级教师进修校定期培训,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六是推行农村教师本土化,在一些边远、贫穷乡村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适当放宽教师准入资格,对已经取得教师资格证并具备相应学历的代课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争取早日转为正式教师,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责任编辑:gzsedu_y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