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成荔波县瑶山群众脱贫致富新路子

16.08.2014  21:55
        近年来,荔波县按照紧靠大、小七孔景区的思路,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把瑶山建设成为贵州乃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经济强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向上级争取获得了乡村旅游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以及各方面捆绑资金合力打造,2011年拉片民族村寨成功申报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成寨门、瑶族文化展示厅、瑶王府、牛头铜鼓塑像、图腾柱林、娲霞神树拜台、感恩碑、纺织棚等一系列瑶族文化景点。2012年5月1日正式列为多家旅行社必游景区,成为荔波第一个国家AAA级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到目前,全乡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2500元。乡村旅游成为瑶山群众一条致富路。
        瑶山瑶族乡位于荔波县西南部,地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腹地,距离县城35公里。主要居住着瑶、布依、苗、水等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乡境内拥有大小七孔景区两个国家级风景区和懂蒙民族村寨(瑶族村寨)、拉片民族新村(瑶族村寨)、拉柳民族村寨(布依族村寨)三个民族村寨。拉片、菇类两个瑶族聚居村至今仍然保存完整的“白裤瑶”民风民俗。他们的婚丧喜庆等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拥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建筑文化(禾仓、吊脚楼)、服饰文化(蜡染、刺绣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文化(猴鼓舞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陀螺文化等为世人所惊叹,是发展民族旅游、乡村旅游,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的理想之地。然后过去却是贫困人口聚集的地方。
        为改变此种情况,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该县将其作为乡村旅游点来打造,依托靠近大小七孔景区的这一区位优势和瑶族独特神秘的民俗文化这一潜在优势,加上进入瑶山古寨的游客不断增多,乡境内群众通过从事旅游服务业(含表演、农家接待、旅游商品加工和销售、民族服装出租等)和特色种养,收入不断增加,成为全省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