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行是一种心情

26.09.2014  15:4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一首桃花源记让世外桃源为世人所倾慕。

            在生活节奏紧快的现代都市,一人一包或是朋友两三结伴在假日到乡村旅行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优先选择。乡村美于城市?不然,乡村旅行的服务者大多是时下都市里在高压下的长期工作者,长期生活的环境是林立的摩天大厦,此时一个清新、开阔的环境首先是在视觉上让此类群体感受到了它与城市的迥异,更为重要的是出行时生活里工作中的事情都将被置之脑后,乡村之旅此时扮演的就是一支剂量适中的兴奋剂,体验田园恬淡的生活、感受民族风情点燃平日繁忙工作藏起的热情,返璞归真的环境又不至于让旅行者突通坐游乐园里的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高度紧张,恰好是舒驰有度,倍感舒心。

              乡村旅游顾名思义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002年贵州首次提出乡村旅游的概念,据统计,10年来,贵州开发的乡村旅游点和民族村寨有2500多个,接待游客6000多万人次。雷山西江——— “天下第一苗寨”、黎平肇兴——“中国第一侗寨”、贵定音寨--“中华布依第一寨”……一大批民族村寨已在贵州省内外声名鹊起。

            若问贵州乡村旅游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其抓住游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旅行心里。以民族风情、礼仪风俗等抓住游客的视线,乡村果树、小溪、小桥被赋予了独有的解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着重的是游客想要体验闲适农家生活,真实农耕文化的心情,逐步以“”取胜,贵州在这面大旗下深耕细作,如今已实现了乡村游年旅游收入过百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