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全国书博会第二天见闻 从早到晚排队买书
8月2日,第24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持续火爆,上午9点不到,就开始陆续有市民前来参展。各大出版社打破常规,开始卖书,以8折销售为主,掀起市民抢购图书的热潮。仅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就有3000多种、7000多册图书亮相书博会,其中1000多种是新书。书博会各大出版集团,纷纷亮出近期的优秀出版物,为这场阅读盛宴提供丰盛“食材”。
在书博会5号馆零售区,收银台附近有好几台小推车,上面堆满图书。年逾70的黄老,正在图书售卖场的社会科学类书架前翻看《本草纲目》,旁边是堆积了十多本书的小推车。贵阳市民吴忠军带着女儿前来,一次性采购了500多块钱的图书,包括《查理九世》20册、《冰与火之歌》全集。
黄老说,这是贵阳头一次举办这么盛大的书展。自己很喜欢看书,家中也有几百本书籍,好不容易碰上这次书展打折,看上自己喜欢的书,一定要多买一些回去。
吴忠军的女儿说,平时就很喜欢看课外书,多看些书,对写作文、学习都有帮助。这次书博会展出的图书很丰富,自己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据贵州新华书店卖场主任史彦龙初步统计,书博会开馆两天,零售区共销售图书近10万册。“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排着队买书,少儿类图书及世界名著最受欢迎。”史彦龙说。
“《成长,请带上这封信》的出版周期很长,我们邀请白岩松、韩寒、黄磊、池莉等多30位著名作家或文化名人,倾心写下给下一代的家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李春凯说。
“这次带来的书中,杨绛先生的《洗澡之后》很有分量。杨绛先生刚过了103岁生日,《洗澡之后》是近百岁高龄的她为长篇小说《洗澡》写的续集,这是首次发行出版,与读者见面。”李春凯说。
在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展厅,发行部负责人林朝平向读者推介《我的简史》一书。该书作者为史蒂芬·霍金,首度将目光转向自己,向世人揭示他的人生与思考。“这本书是完全由他本人写就。书中霍金及其家人的图片,也由他提供。此书和外文版同步发行,让喜欢霍金的读者先睹为快。”林朝平说,书博会结束后,湖南代表团的所有参展图书将捐赠给贵阳孔学堂。
走进2号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台湾馆和香港馆。移步台湾馆,各种图书琳琅满目。书架过道的拥挤,显示了台湾馆的魅力。
台湾馆内摆放了台湾三民书局、台湾商务印书馆、里仁书局等多家出版社的图书。据台湾馆调研员瞿雁翎介绍,台湾有近80家出版商参加了书博会,陈列图书4000多种,重点推出亲子类、设计类、手工类、国学类及文史哲类图书,以近两年出版的新书为主。
市民黄小蕾在台湾馆收获不小,她说,台湾馆的书偏文艺风,有部分很小清新,自己很喜欢。
王勇华 本报记者 杨禹璋 刘辉
现场花絮
丝巾上的城市地图
在2号馆中华地图社展位上,有一块印着贵阳城市手绘地图的丝巾,甲秀楼、贵州省博物馆、小车河湿地公园等熟悉的地点,吸引很多市民驻足观看。“这是为本届书博会特意印制的。”现场负责人冯震说,地图社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用抽象、动漫、水彩、水粉、油画、蜡笔画等不同的画风印制地图。
一套图书2268册
在大象出版社展位上,一个书架被《民国史料丛刊》系列图书占据着。工作人员王新宇介绍,这套图书被业界誉为“图书长城”,遴选、影印了民国版基础史料4400种,分政治、经济、史地等类别,经多位专家学者编辑整理,出版发行前后历经10年时间。
“印数为100整套图书,2268册、价值37.8万元。2012年出版发行后,除被国家、高校图书馆收为藏书,还被台湾、香港、日本、美国等地图书馆等收藏。”王新宇说,今天带来的是出版社的最后一套,主要用于展示。
一本书重11斤
在北京出版集团展位上,有《巴洛特艺术》、《哥特艺术》两本美术书籍,市民用两只手才能拿起一本,每本重达11斤。原来,这是去年出版的新书,收集了欧洲最全的经典艺术,印刷精美,得到美术家、收藏家、研究学者的认同,在书博会之前,这两本书已经被贵阳的读者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