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须有共融共享的合作思维
为回应社会、市场、民众对深化金改之关切,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2日下午举行专场记者会,邀请央行行长周小川及两位副行长回答记者提问。在答问所涉及的具体金改事项中,若以民间视角察之,互联网金融放与管的平衡如何拿捏,最为网友所关切。因为广大网友已成互联网金融的最大尝鲜群体和受益群体。
网民期待互联网金融更快发展,主要出于已经形成的便捷与实惠之体验,但其中也夹带有某种若隐若显的针对监管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虽成因复杂,但若就事论事,主要缘自于余额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一度迈得“过急过快”,以及“马云们”在言语上过于高调激进,迫使央行等监管机构因缺乏防范“新型金融风险”之经验,不得不对“马云们”的“咄咄逼人”有所防范与限制,从而给部分网友留下了监管机构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表里不一的印象。
互联网金融能在中国破题,“马云们”功不可没。从最初的支付宝到后来的余额宝,其成长发展过程中,IT技术开发及系统集成制造的工程师们是最早的“探路党”,政府扶持是当仁不让的“开路党”,然后才是“马云们”作为“带路党”扬蹄前行。所见,互联网金融之成长,决不是哪一类人孤军奋战之结果,而是全社会分工合作的一出金融创新“大戏”。
现今及未来数年,要想让互联网金融走得更稳更快,除了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培育好于互联网金融成长的生态环境尤显迫切,亟需在以下几个环节下足功夫:
其一,形成稳扎稳打之心气。就互联网金融开发与应用之程度,我们已与互联网鼻祖美国并肩而行。不大谦虚点讲,就应用规模到应用范围,我们则已明显超越美国。眼下,国内互联网金融已在网银、网债、网彩、网担、网证、网融、网保、网投、网贸等领域全面开花。下一步发展,不必再把抢时间作为第一要务,而当与求质量并行不悖。
其二,既然互联网金融系全社会共同创新之成果,那么任何一个参与方,尤其是担当“带路党”的“马云们”,务必把心气儿抚平了,把心态儿摆正了。切不可自信到舍我其谁之程度,更不可抱定赢家统吃之“野心”。自改革开放算起,无数“竞折腰”的企业及企业家,都曾有过舍我其谁的豪迈情结,可经过时间沉淀能笑傲江湖的,恰恰是一以贯之既积极进取又保持平和合作心态的企业和企业家。
其三,现代经济分工越来越细,创新更多是运用信息技术对旧产业、旧业态的嫁接与改良。由是,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建立于对传统金融的完全取代之上,更不可把传统金融视为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当成阻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事实是,眼下除支付宝等少量互联网金融业务,在其余的互联网金融服务领域,传统金融机构运用综合经营优势,其“互字号”业务创新能力,一点不比“马云们”逊色,无论是规模还是风险防控能力,均已形成后来居上之态势。
其四,创新的自由和监管的严厉,是互联网金融良性发展的一个“整体”。二者如同鸟之两冀决非对立关系,而是无法割裂的互动关系。故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者,尤其是其中的“带路党”,在言行上务必有理、有节、留足余地,切忌动不动“出口伤人”,人为制造创新与监管之间本不存在的对立。
简言之,未来互联网金融在“深”与“广”两个向度的进一步良性发展,其前提一定建立于各参与方摒弃由我无你、赢家统吃的零和思维,树立共融共享的合作思维之上。尤其是“马云们”,既要勇于充当“带路党”,更要善于当好“带路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