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五个精准发力”推进小康寨建设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16日电 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中,湄潭县“五个精准发力”推进小康寨建设。
一是在组织保障上精准发力。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11名县领导为副组长、35名县直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小康寨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九组”,由组长所在部门牵头制订专项工作方案,并对小康寨创建推进综合情况和专项建设实行月调度、月督查、月评估。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及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机制。各镇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分别落实3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二是在规划编制上精准发力。编制完成《湄潭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寨建设规划》及《湄潭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寨建设专项实施方案》,将纳入编制范围的600个自然村寨分为“300个普及型、200个提升型、100个示范型”,分两年三类实施小康寨“321”工程。统筹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移民搬迁、乡村旅游以及小康水、电、路、房、讯行动计划,完善中心村寨及宅基地建设规划,推动村寨整治和迁村并点,着力打造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区和村庄。预计到2015年6月底,计划实施小康寨建设示范型50个、提升型100个、普及型150个;到2016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小康寨建设。
三是在建设内容上精准发力。以“五化”(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生活乐化)为目标,整体实施“三改三治”(改厕、改厨、改圈,整治端墙残壁、整治草堆柴堆粪堆、整治乱搭乱建),全面实施垃圾收集运输处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公共厕所、照明设施、庭院硬化、文体活动设施场所等项目建设,并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薄弱环节,增加村寨文化队伍培养管理、绿化美化、小康水(电、路、房、讯)等项目建设,涉及建设内容11项。
四是在目标任务上精准发力。到2016年上半年,预计完成5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及1万户农村黔北民居升级改造;完成118个行政村及4万户农户数字广播电视延伸覆盖;计划建设CDMA-3G基站40个、4G-LTE基站100个,管道和农话传输改造工程50公里,预计投资1.4亿元;计划实施“五小”工程772处,投资3.37亿元,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02万亩;计划实施交通建设项目129个,总里程达641.83km,联通145个小村,预计投资38509.8万元;完成重点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寨30个。
五是在资金投入上精准发力。坚持“党政引导、村寨自治、部门服务、资源整合”和“政府补贴、部门指导、社会赞助、群众自建”的运行投入机制,通过盘活存量、争取增量、整合资源、拓展渠道等方式筹措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工作经费20万元。截至全面完成小康寨建设,预计共需资金83284.05万元,其中“三改三治”工程12032.06万元,垃圾收集、搬运、处理1917.06万元,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31580万元,污水处理9521.79万元,公共厕所7015.6万元,照明设施13168.3万元,庭院硬化2413.96万元,文体活动场所及健身器材、宣传橱窗等5635.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