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谭五昌博士受聘我校文学院客座教授并举行讲座

12.11.2014  09:54

      “没有理想主义,当不了一个真正的诗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生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诗歌评论家谭五昌博士的一句话,点燃了现场文学爱好者的诗人梦想。11月10日晚,在我校第五会议室举行了文学院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并由谭五昌教授为民大文学爱好者带来一场关于“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中国新诗创新的可能性”的精彩讲座。

授聘仪式现场

      应邀前来出席仪式并听讲座的嘉宾有: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黔剧表演艺术家、贵州黔剧团原团长余重骏,贵州省诗人协会常务副主席、《贵州诗人》杂志主编杨杰,贵州《文史天地》编辑部主任、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姚胜祥,贵州电视台编导、贵州巨日影视公司技术总监李唤成,贵州省诗人协会秘书长、《贵州民族报·民族文学周刊》执行主编郭思思等。我校学报执行主编、文学院原院长杜国景教授,文学院院长汪文学教授、副院长贺又宁教授和部分教师出席仪式。我校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及校内各文学社主要成员、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本科生参加本次活动。仪式由我校教授、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诗人协会副主席喻健(喻子涵)主持。

喻健教授主持授聘仪式

      仪式伊始,喻健教授简要介绍谭五昌教授、杨杰主编、姚胜祥主任三位聘任为客座教授的主要业绩和成果。杜国景主编、汪文学院长、贺又宁副院长为三位客座教授颁发聘书。

杜国景主编、汪文学院长、贺又宁副院长为谭五昌教授、杨杰主编、姚胜祥主任三位客座教授颁发聘书

汪文学教授致辞

      汪文学院长致辞说,我校文学院一直以来,特别关注学生文学创作,尤其是我校的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在贵州文坛占据一定地位,被誉为“贵州文学创作中的民院现象”。在学术研究方面,积极开展黔学研究,集中精力打造学术品牌,希望为“多彩贵州”这一文化品牌注入丰富内涵,提供学术支撑。同时他说,很荣幸能聘任三位客座教授,让文学院的学科建设、学生培养跨上新的台阶。

谭五昌教授为师生作讲座

      在仪式上,谭五昌教授向文学院赠送了4部自己的学术著作,希望民大学子能怀揣诗歌文学梦想。

      在学术讲座上,谭教授就地域民族文化对诗歌创新的可能性,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一个民族,如果丢失了自己的根基、语言、文化,是一种悲哀。他说,尽管处于娱乐时代,若干年后,站在文化中心的仍是诗人。谭教授指出,对于人类,最大的灾难不是地震、海啸、战争,而是娱乐至死。因此,他强调,作为诗人,必须坚持理想主义;一个民族,如果有信仰,有追求,有高尚的精神品质,就能创造当代诗歌的辉煌。

      谭教授说,民族诗人创造着当代诗坛的风景,表达了民族的意向与情调,带来审美经验的书写,给当代诗歌带来了空前的活力。但是,也有许多需要反思的地方。他指出,如果太过地域化、民族性的写作,可能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所以他认为,作为民族诗人,要学会兼容并包,既要继承民族文化,又要对汉文化传统保持开放式的接受。对于如何创新诗歌写作,谭教授指出,每个诗人作家要扎根自己的土地和民族,要利用文化的土壤培养和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确立自己的创作方向,这样才能在创作上独树一帜。他最后强调,诗歌创新既要做到本土化,又要有世界的眼光,只有把本土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人类性完美结合,才能创造诗歌的辉煌。

      讲座结束后,喻健教授总结说,谭教授的学术演讲内容丰富,视野开阔,观点新颖,解析独到,对新诗创作和新诗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他说,我校有着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传统,出自我校的学生作品,清新、纯真、质朴,渗透着浓浓的生命意识、人文关怀和地域 民族文化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简单化的“青春文学”,与极端化的“后现代文学”也有一定距离,构成了“贵州文学的民大现象”的内涵特征和特有品质,一直走的是文学的正道。他希望出席仪式的文学教授、文学编辑及各界嘉宾,多多关注贵州文学的民大现象,提升我校师生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水平,使“贵州文学的民大现象”成为全国的一个现象。

谭五昌教授与学生亲切交流

      讲座之后,喻健教授又组织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各个文学社主要成员,在第一会议室与谭五昌教授、文学报刊编辑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与讨论。

 

                                                                                                          (大学生网站 刘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