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米见园,见的什么园?

14.06.2016  01:07

千园之城”是指构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五位一体的城市公园体系,力争到2020年,贵阳市建成“千园之城”,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

那么,到底什么是具体的“千园之城”呢?各种公园又有什么标准呢?近日,记者采访到市生态文明委副主任高小文。高小文这样概述:到 2020 年,贵阳将建成“千园之城”,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意味着贵阳的森林面积要比眼下净增60万亩;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意味着市民房屋300米范围内就有绿地活动空间,500米范围内就有一座城市小公园。

下面就让记者具体解读“千园之城”的主要问题。

问:千园之城建设中提到的:“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概念是什么?

答:“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即为:贵阳市市民走出家门,每300米内,有一具有基本休憩和服务设施,面积在0.04—10公顷,绿地率大于等于65%的集中绿地,可为一定社区范围内市民提供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文化健身和防灾避险等功能的场所;出门500米内,有一面积2公顷以上,以森林资源、水体、山体等自然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环境条件,具有游憩、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的公园,达到市民不需远足,出门就能见着绿地、花园,在家门口就能锻炼、聊天、游玩目的的场所。

问:示范性公园和其他类公园建设的区别是什么?

答:示范性公园,顾名思义,即为榜样和典范的意思,贵阳市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结合资源禀赋、文化内涵、地域差异,为其他类公园建设形成参照、典范的范本,作为区域内公园建设的名片,于辖区内重点打造的高品质、有特色的示范性公园。公园打造无论从建设面积、建设内容、功能配套和资金投入上均重点突出。示范性公园没有固定建设类型,可依托建设地具有特色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按照公园建设标准和方向进行重点打造,可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亦可为山体公园、城市公园或社区公园。

到2020年,贵阳市将建成示范性公园27个,其他类公园660个。

问:“千园之城”各类公园建设的标准是什么?

答:目前,贵阳市已制定《贵阳市公园建设和管理指南(试行本)》。根据贵阳市生态委发布的指南,记者梳理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等五类公园的具体建设标准。

城市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等,城市公园要求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综合公园的面积不宜小于1公顷,绿地率宜大于75%,适合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规模较大的绿地。专类公园则分为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等,每种公园建设标准均不相同,如儿童公园的面积宜大于10公顷,不宜小于2公顷,公园绿地率应大于65%。

森林公园: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地域。

森林公园按不同的标准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等,如国家级森林公园要求,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等。

湿地公园: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拥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涵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

山体公园: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原有山体地形地貌和动植物现状为基础进行布局、造景的公园。是集生态保护、登山健身、森林探秘、种植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为游客提供休闲、健身等多种服务的开放性公园绿地,绿地率应大于65%。

社区公园:在建设用地范围内,用地独立,有基本休憩和服务设施,主要为一定社区范围内市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文化健身和具有防灾避险等功能,面积在0.04—10公顷的集中绿地。

根据规模和服务对象的不同,社区公园分为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根据面积又可分为区域型、大、中、小、微型等类型。

问:“千园之城”公园建设主要分布于哪些区域?

答:“千园之城”公园建设坚持全市一盘棋,市区联动的形式协调推进,在贵阳市所辖的14个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范围内,循资源条件较好的森林、水体、山体和社区资源,以主城区为主线,辐射至资源条件较好的乡镇进行打造。按照公园建设落点定位分布图显示,全市14个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均有不同数量的分散分布。

本报记者 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