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山地文明与多元文化交流论坛开幕
新华网贵阳8月4日电(卢志佳)作为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一项重要活动,中国-东盟-瑞士山地文明与多元文化交流论坛8月2日在贵阳开幕。来自中国、瑞士、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美国的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贵阳,共同探讨山地文明与社会发展。
贵州师范大学瑞士研究中心本着“汇聚三方学者,讲述山地故事,碰撞思想火花,寻找文明价值”的理念,主持召开山地文明与多元文化交流论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举办本次论坛,旨在促进东盟、瑞士与中国贵州彼此在山地文明发展方面的经验分享与文化层面的交流对话。通过互通有无,使彼此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思路上得到更多的启发与拓展,为下一步山地文明的发展提供助力与支持。
本次论坛以多国家、多地区、多领域、多学科的讨论为最大亮点。首先,将中国、瑞士、东盟三方的专家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就相关问题进行共同讨论,在“山地文明”、“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对话,具有突破性意义。其次,提炼出“山地文明与多元文化”作为核心主题,本质上是突破性的将文化、生态、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思考,系统讨论山地社会的诸多问题。第三,本次参会的专家学者来自老挝、缅甸、柬埔寨、瑞士、瑞典、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术背景囊括政、学、商三方,这为多维立体的思维碰撞提供可能,也为产学研互动发展提供了机遇。
2015年8月成立的贵州师范大学瑞士研究中心针对瑞士展开相关研究,在比较中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技术和模式,助推贵州跨越式发展。同时,配合瑞士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对中国的相关研究,促进两国在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贵州师范大学校长李建军说,贵州师范大学率先在西南地区大学当中建立瑞士研究中心,旨在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一个常设性信息交流窗口和研究成果共享的学术平台,在比较中学习和借鉴对方的先进经验、技术和模式,为贵州省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助推贵州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