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交通运输部门快速联动应急抢险 确保各主通道水毁路段 “即堵即抢,即抢即通”

17.07.2014  11:26
  7月17日,记者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因持续暴雨导致全省多条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道路遭受水毁,部分路段交通中断,共计造成造成公路水毁经济损失达33.67亿元。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将交通运输防汛抢险等级由四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贵州省、市(州)、县(市、区、特区)三级交通运输部门快速联动,组建多支应急抢险队确保各主通道水毁路段“即堵即抢,即抢即通”。   据悉,7月14至16日,贵州省铜仁市、遵义市中南部、毕节市、贵阳市、六盘水市北部、安顺市大部、黔南州北部和西部、黔东南州北部边缘降大暴雨,是继今年4-6月全省持续大到暴雨天气以来全省受灾最为严重的一次。据贵州省气象台数据显示,贵州此次共出现暴雨以上县(市)多达29个,波及442个乡镇,其中全省降雨量达200mm以上的县(市、区)达25个,铜仁市各县(区)均达400毫米以上。强降雨天气导致全省多条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道路遭受水毁,部分道路交通阻断。   据初步统计,7月14日至16日18时,全省造成G60、G75、G76、G56、S25等高速公路共262处水毁,其中交通中断61处,仍有8处交通处于中断状态,造成经济损失8.6亿元;国省干线公路38条线路55处公路交通中断,造成经济损失5.87亿元;农村公路1666条线路4205处交通中断,造成水毁经济损失19.2亿元,共计造成公路水毁经济损失达33.67亿元。   灾情吹响紧急行动的冲锋号,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紧紧围绕“快速反应抓抢通、突出重点抓责任、排查治理抓保障、到岗到位抓防范”,切实加强防汛抢通工作。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开展防汛救灾有关要求,把抢通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了由厅党委书记、厅长陈志刚为组长的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所有厅班子成员及有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全部奔赴各受灾一线,现场指挥开展交通防汛救灾工作;交通运输部门紧急响应,将交通运输防汛抢险等级由四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全省路政、运政、海事和养护队伍从常态值班转入临战状态,实行汛期业务骨干24小时值班制度和值守失职追究制度。全面检查机械设备状况,充实各地应急物资储备库,安排落实桥隧等重要节点抢险人员、装备和物资;多方调动力量,全力抢修抢通,省、市(州)、县(市、区、特区)三级交通运输部门快速联动,组建多支公路交通应急抢险保障队伍,全力清理坍方、搭设便桥、抢修便道,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对断交路段提出公路绕行方案,设置警示标志标牌提醒安全;强化责任,周密部署防范。针对防汛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防汛保通责任制,立即下发《关于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落实《暴雨天气旅客运输方案》,将防汛抢通与“百日大检查”结合起来,深入排查治理公路管养、道路运输、水上交通、建筑施工四个重点领域,全力确保汛期安全。   根据预报,全省降雨天气仍将持续,预计公路受灾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为此,贵州交通运输厅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以赴抢险抢通。厅领导班子成员继续蹲点开展交通抢险抢通工作,落实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抢通责任,确保全省各主通道水毁路段“即堵即抢,即抢即通”。二是全员行动提供保障。迅速拨付救灾资金、调配机械设备、充实人员力量,加快抢险抢通工作,同时专项汇报、积极省级财政救灾资金支持。三是超前部署下步工作。指导各地细化交通防汛抢险预案,有效有序开展公路防汛抢险工作;细化安排在建工程项目灾害防范;结合“十三五”规划,指导灾区科学编制灾后重建方案,逐步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及通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