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提出到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

27.10.2015  13:04

    贵阳网讯,为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促进我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加快我省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超过10000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超过2000亿元;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初步形成以山地、生态、精品为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

    意见要求,在稳定发展粮油烟产业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提高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做强粮食、生态畜牧、茶叶、蔬菜、烟草、马铃薯、精品果、中药材、核桃等9大类主导产业。推进马铃薯主食化,使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做优特色产业,重点抓好优质稻米、薏苡、荞麦等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的薏苡种植加工基地和销售集散地,南方重要的荞麦种植加工基地。

    意见还提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旅游村寨,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到2020年,实现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到300万人,年接待1.5亿人次,旅游收入1000亿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规模种养殖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全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到800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

    意见要求,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建立覆盖全过程的最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到2020年,实现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实现全省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工作基本覆盖。

    根据意见,贵州将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到2017年,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等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推进小城镇地籍调查确权颁证工作。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和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业高效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扩大林权抵押和森林保险范围,夯实扩大农村土地权能基础。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完善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相关制度和保障体系,促进农村产权交易流转,释放农村要素活力,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认真总结推广六盘水市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经验做法,增加农民收入渠道。

    为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关键技术研发,贵州将推进“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年均选派900名以上省、市(州)级科技人员到县级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科技服务。

    到2020年,贵州计划建成10个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集散中心或批发市场,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网络。(记者 赵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