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改切忌误读

14.08.2015  03:33
原标题:人民币汇改切忌误读

8月11日上午,人民银行宣布自当日起,汇率中间价报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并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这是人民币汇改再迈出的重要一步。市场和专业人士对此总体上表示认同。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解读,甚至是误读。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适当修正估值无可指责,切忌无视市场来龙去脉,脱离中国经济基本面妄加鼓噪。

受央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数天出现下降,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普遍关注。但是也要看到,自2010年以来,在全球其他货币对美元普遍贬值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反而升值了10%。就是在今年,受美元汇率攀升以及日元、欧元、韩元等普遍大跌影响,上半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也升值了2.95%。所以,本轮人民币汇率下跌属于“补跌”,反映了报价制度完善之后,人民币中间价更趋近市场,让“无形之手”发挥更多效用。

这是中国政府顺应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汇率政策的变化做出的适度理性调整和反应,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应误读为中国政府要打货币战、想打货币战。中国人民银行称,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波动是正常的。短暂的磨合期过后,外汇市场日内的汇率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变动将会逐渐趋向合理平稳。而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

央行的观点确实站得住脚。市场上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客观基础。当前中国经济仍保持7%的较高增速,经常项目长期保持顺差,外汇储备充裕,财政状况良好,金融体系稳健,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这些都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有力支撑。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周边国家对近日人民币中间价下跌反应平静。据报道,日本、韩国、印尼等国货币当局官员均已公开表示,不认为人民币汇率适度下跌会引发“货币战”。

寻找人民币价格的新均衡点,确保经济运行继续在合理区间,才是此次汇率调整的核心思路。最近一段时间,国际货币市场出现了较大变化,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数据显示,从2014年6月到2015年7月,人民币由于盯住美元,其真实有效汇率(REER)升值12%。然而,过去的3个月里,新兴市场国家先后进行了货币贬值。其中,韩元贬值7.2%,新加坡元贬值4.2%,泰铢贬值4.6%,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9.4%。一定程度上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今年前7个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0.6%,7月下降8.3%。

中国政府当然不希望出现货币战争,愿意在金融货币政策上与世界各国和主要经济体协调,但是愿望与现实之间往往有很大距离,各经济体和各国政府往往从自身利益和立场出发。该出手时就出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从遵循市场规律、适应市场变化的角度,做出反应,应该说既是理性的也是合理的,恰恰体现了中国政府在货币政策上的重要承诺:我们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国政府不追求、不存在外界猜测的所谓操纵汇率。兑现这样的承诺就需要一旦世界经济体货币、汇率政策有比较大的调整时,我们顺势而为,做出恰当反应。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事实将会告诉世人,部分人的猜测、误解是站不住脚的,中国是负责任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做出应有努力、采取负责任行动,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包容性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