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从严惩治毒品犯罪

25.06.2014  17:13

原标题:中国法院从严惩治毒品犯罪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吴倩):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夕,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5起毒品犯罪及吸毒诱发的严重犯罪典型案例,其中部分案件主犯已于日前被依法核准并执行死刑。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中国法院坚持对毒品犯罪从严惩处力度,确保死刑适用准确有力。

近年来,受全球毒品泛滥影响,中国毒品违法犯罪呈现高发态势。仅2013年,中国各级法院就新收毒品犯罪案件97000余件,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犯罪分子近10万人,同比增长超过两成。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马岩副庭长表示,从审判数据来看,当前零包贩毒、容留他人吸毒等犯罪案件数量增长迅速,毒品犯罪区域向内陆蔓延:“受这几年毒品消费市场持续膨胀的影响,零包贩毒、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毒品等犯罪增长比较迅速。2013年,全国破获零包贩毒案件6万余起,占全部贩卖毒品案件总量的70%左右。零包贩毒虽然是毒品犯罪的末端环节,但是直接导致毒品进入消费领域,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另外,以往毒品犯罪高发于边境、西南地区、沿海地区,地域化特征比较明显,但是从现在看,毒品犯罪已经从边境、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地区多渠道、全方位的蔓延。

为有效遏制毒品犯罪,中国法院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严重毒品犯罪以及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予以严惩,该判处重刑的坚决判处重刑,确保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毒品犯罪分子。同时,对于罪行较轻,或者具有自首、立功、从犯等从宽处罚情节的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在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罪犯熊东平、肖文中、杨永树3人因涉案数量巨大、罪行极其严重均被依法判处死刑。

此外,对于因吸毒诱发的次生犯罪案件,中国法院也高度重视,依法严惩。此次公布的一起故意杀人案中,罪犯龚兴富在吸食毒品后因琐事将同居女友和年仅4个月的幼子杀害,依法被判处并核准死刑。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毒品犯罪及其次生危害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毒品犯罪不仅损害吸毒者的身心健康,还引发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主要表现就是因吸毒诱发的侵财性、暴力性犯罪频发。今天公布5起典型案例,目的在于进一步向社会公众揭示毒品的严重危害,提高社会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