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三项服务”助推工业园区大发展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3日电 在推进仁怀经济开发区建设中,仁怀市以服务群工、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为主题,积极推进征地拆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服务群工促和谐。组建“群工110”。针对名酒工业园区在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中的矛盾,组建了62支“群工110”服务队,启动“群工110”响应机制和协调服务联动机制。制作“群工服务联系卡”,将责任区群工干部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工作职责、投诉电话印制在联系卡上。通过“群工服务联系卡”,群众和企业可以直接联系群工责任干部,建立起了一条服务群工的快速反应通道。园区管委会和乡镇群工指挥部4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园区一线,解决各种群工问题,做到有呼必应、有求必到、有难必解。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通过召开法制宣传现场会,沟通群众思想,进行与园区建设有关的政策宣传,有效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三合镇园区党支部结合“群工110”党员服务机制,实施“一三三六”工作法,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在征地、拆迁、补偿等工作中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作用,大力推进“和谐园区”创建活动,实现了“矛盾少、秩序好、零上访、零强拆、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二合镇实行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采取“一家企业一套群工方案、一名包保领导、一支群工队伍”的办法,负责园区群工协调服务工作。
服务企业招大商。提供保姆式服务。园区管委会以服务企业建设、加快园区发展为中心,全方位、多形式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采取“一个项目、一名责任人、一套方案、一周一调度、一包到底”的工作方式,成立专门工作组挂帮招商引资项目,按照“保姆式”服务的方式,协调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联动机制。结合“园区指挥部党组织+园区管委会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工作模式,形成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园区管委会统筹、部门和乡镇联动”共同服务招商引资的工作格局,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有效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安排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招商引资任务,挂帮产业项目建设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多次组成招商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入园。
服务项目促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园区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做好项目建设的相关准备工作,对企业办理手续实行免费全程代办、一站式服务,帮助入园企业办理项目建设相关手续。组建服务机构。组建名酒园综合服务公司,对园区劳务派遣等方面给予综合性配套服务,对企业新近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和企业用工困难,搭起了待就业人员与用工企业之间的桥梁。同时积极为企业申报扶持资金,在用工需求、原料来源准备等方面提前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搭建园区融资平台。成立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帮助企业筹措建设资金。园区管委会引进鼎盛兴担保公司到园区设立分公司,为企业项目建设提供贷款服务。(陈 飞 史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