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健全四机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12.08.2014  12:28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12日电 全面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仁怀市紧紧围绕健全约束机制、民情反馈机制、学习培养机制、制度转作风机制,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

    健全约束机制,既要让干部“上好班”,更要“干好事”。全市各机关、乡镇(街道)对干部出勤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干部考勤、请销假制度、上下班签到签离制度,解决了干部“上与不上一个样”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通过不定时的明察暗访,干部上班期间打游戏、聊天等行为得到了遏制,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此外,细化工作分工,坚持人尽其才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健全民情反馈机制,让干部既要“查问题”,更要“解难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基层,听民意、问民需、解民忧。积极采取群众向上提和干部下去问“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查找问题。通过广大党员干部一线大走访、大调查,写好一本《民情日记》,为解决基层问题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今年以来,共搜集、梳理一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意见500多条,已解决问题300多个。

    健全学习培养机制,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能干事”、“干成事”的水平。全市各乡镇(街道)坚持把提高党员干部质量作为提高“干事”水平的指针。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等形式,在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同时,更新了干部业务知识,培养党员干部先进的理念和赶超跨越的发展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干事”经验。一批年轻的党员干部不仅在业务工作中能独挡一面,还成为农村工作的“多面手”。

    健全制度转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的水平。全市各乡镇(街道)根据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茅台镇党委班子大胆提出“无关领导不陪会,腾出时间抓发展”的做法,从会议时间、参会领导干部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会议制度改革措施。让更多的班子领导走出“会海”,腾出更多时间深入基层,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陈飞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