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绿色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加码

19.08.2016  23:33

把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

仁怀绿色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加码

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月收入2000多元呢!”8月17日,在仁怀市喜头镇卫星村林下养鸡产业基地,树木成荫,鸡苗成群,管理员戴明霞脸上幸福满满。林下养起生态鸡,群众致富有出路,经济发展有支撑,这是仁怀把绿色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

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酒都长远的利益,就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仁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不可复制的良好生态环境,缔造了国酒茅台的传奇,带动了仁怀白酒产业发展,要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今年以来,仁怀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作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争当推动绿色发展的引领者、保护生态环境的实干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吹鼓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好山好水出好酒,美山美水出美景。”赤水河畔,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酱香美酒清香扑鼻,以茅台酒镇为代表的全域旅游闻名遐迩,游人如织;在坛厂、鲁班、五马、喜头等处,乡村旅游甚是火爆;走进酒都广袤的农村大地,一批批生态产业,令人瞩目,成绩喜人……这一切,都是得益于多年来仁怀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果。绿色发展路上,仁怀仍在努力。

在苍龙街道污水处理厂排污出水口,管理员接出一杯水,清澈透明。这是仁怀实施智能化环境监管带来的成效,环境监管更加规范、更加科学。该市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对外全市39个重点污染源、18个污水处理厂、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的运行情况和环境质量信息。与此同时,委托第三方运营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率达100%,数据传输有效率达100%。完善2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4个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启动全市污染源普查和信息采集,建立污染源大数据库。

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是仁怀推动绿色发展的制度考虑。积极探索以产业扶持为重点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河长制”等十二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成果,深化“河长”“三巡查两报告一考核”制度,河道溪沟整治成效明显;完成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的编写和报审,全面启动生态红线划定;健全公、检、法、环联合执法机制,为环保执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中,先后创建省级生态乡镇8个,生态村寨60个。

严把环境准入关,拧紧环境问题阀门。仁怀依法执行环评制度,认真清理未批先建项目,启动城市总规规划环评,规范环境准入。上半年,全市共审批项目52件,验收项目11件。继续执行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坛厂现代服务园和酱香酒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环评,按照规划环评累计办理白酒企业环评13件,累计783件。配合省环保厅开展仁怀市城市规划环评试点调研,启动城市总规规划环评编制。规范排污许可制度,强化排污许可管理,换发排污许可证182张。

农村生态好,但环保设施相对薄弱。”该市环保局负责人坦言,农村环境秩序较差,是仁怀绿色发展的短板。为此,仁怀制定《仁怀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利用1年时间,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上半年,完成苍龙办事处草木年华、坛鲁工农旅一体化区域整治试点,为旅游产业发展筑起生态屏障。同时,整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一事一议等专项资金,在五马、九仓、火石3镇6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试点。

敢于动真碰硬,亮出环境保护利剑。”该市环保局负责人说,扎实开展“风暴”行动,守牢生态底线。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980余人次,检查企业550家次,查封扣押违法排污企业16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4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件,征收排污费1100余万元;接处环境污染投诉案件48件,处置48件,回复率100%。截至目前,赤水河仁怀段各断面水质保持稳定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城区环境质量空气优良率达98%。

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张翊皓表示,“十三五”期间,仁怀市将深入推进“绿色仁怀”行动计划,突出大视野、全景域,狠抓造林绿化和景观提升,推进森林公园建设,完善管护长效机制;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优质生态产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寨创建,建成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陈飞 钟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