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近5年投入25.8亿改善办学条件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8日电 “十二五”期间,仁怀市坚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着力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三年攻坚计划、构筑区域教育中心,全力建设教育强市。
全市共投入25.8亿多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24所幼儿园52253平方米,先后新(改、扩)建中小学126个项目,新增校舍面积585215平方米、教师住房1748套91774平方米、学生宿舍食堂面积135353平方米,农村中、小学生寄宿率分别达67.27%和25.58%,农村中小学营养午餐实现全覆盖;图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计算机、班班通、运动场等设设备均达到省颁办学条件标准;稳步撤并村点校78所,中小学布局更加合理,初步实现集中优质资源办学。
为扎实推进全市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仁怀市努力实施“幸福教育五个一样工程”,同时,对全市中小学布局结构进行了多次调整,有序推进“新两基”,大力实施实施教育“9+3”计划,推进普及十五年教育,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省级评估;学前三年入园率从34.3%上升到 87.2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9%,高中毛入学率从59.2%上升到86.65%;实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普职比明显提高,学生数由2010年2361人增加到11597人。
近年来,仁怀全面推进中小学“一校一品”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各展所长的特色品牌逐步形成,建成特色学校15所,省级示范高中2所,省级校本研修示范校4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2所,全国校园体育工作示范校3所。“风雅教育”、“星光教育”、“励志教育”、“仁爱教育”等一系列校园特色文化日臻完善。
“十二五”期间,共引进免费师范生和研究生249人,公开招聘教师1693人,培养名校长8名、骨干校长6人、名师48名、骨干教师325人、教学能手140人;建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10个,培训教师人均10次以上,整体师资水平明显提高。同时,还实施退出机制、轮岗交流、“三区”支教,在奖励激励、职称评聘、住房保障、农村教师优惠政策等方面加大保障,城乡师资结构更加均衡。
在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等一系列办学措施后,仁怀市教育教学水平取得整体进步,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育教学质量喜结硕果。全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90以上和优良率达40%以上,学业成绩合格率和优良率大幅提升,高考上线人数从1099人上升到1499人,教育质量在遵义市范围内进步较快,居全省中游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未来五年,仁怀市将以“全力建设教育强市、构筑区域教育中心”为战略定位,推进普及十五年教育,争取到2020年实现学前三年入学率达9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高中毛入学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普职比1:1,教育质量达到全省上游水平。(黄思扬)